第230节 (第2/2页)
逊和临水夫人陈靖姑,找到些剑圣草圣画圣诗仙诗圣也行。 武则天总结:“他们生前能躲掉皇室的搜寻,死后自然可以躲过你们。” 比起皇室墓,方士隐士道士的墓可能藏得更深。 在这个时候,出现灵气急剧下降的危况,可能与龙脉断裂和入道者数量太多有关。 依赖灵气的道士们发现不对劲,把重心转移到修炼和寻古上面,入道的文人们特别喜欢游山玩水,可能也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唐宋再次兴起了春秋时期的游学风,诗词歌赋也是在这个时候流出最多,他们不止叹息朝廷,可能也有修炼心灰意冷。 唐朝皇室: ……背了千年的锅。 吉星回以尴笑,以后的课本考古诗的时候请记住,怀才不遇后面得新加一条,或者辨别是不是得道者! 学生们: ……谢谢您! 为了争夺急剧减少的资源,也因传承本来就不同,道教在唐朝末期已经开始出现内部四分五裂的苗头,乱七八糟。 入道越来越难,而已入道者越来越难以修炼,一个个坐化。 道士的能力渐渐减弱,有能力的道士消失又带来巨创。 辽、西夏、金、元彪悍的少数民族开始崛起,汉族的历史和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又一次打击,直到明朝建立时,很多人只记得道系神话了。 明代朱元璋他们又明褒暗贬地打击了一下能人异士,把道教的历史神魔化,各种神鬼小说新鲜出炉,把模糊不清的神话框定起来,比如龙的具体形象,再砍n条龙脉。 等清朝入关又经历几百年的重佛抑道,外国入侵,渐渐形成现代社会格局。 第234章 京杭大运河 华夏文明传承的断裂是有多个方面原因的。 大统一或盛世时,秦隋唐宋明都砍过护一方山水的龙脉,也通通都干过为了维皇权统治,打压其他文明的一系列事情。 乱世战争百姓的灭亡,这个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甚至更早,秦始皇统一六国、楚汉之争、三国争霸……到元明清时,达到巅峰值。 百姓都死了,传承自然不在。 这个过程中,民间力量不断被削弱,皇权统治不断被集中增强,封建统治者又可以以自我为目的胡乱定义和编造文明。 甚至于后期的统治者们自己也不太分得清楚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皇位都是由骷髅堆积起来的。”武则天对这一句话深有感触,作为封建时代的唯一女帝,她一路走过的路都非常艰难。 封建皇权统治的斗争是华夏文明传承断裂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可换个角度来看,封建皇权的统治对于华夏文明保护又有不可缺少的重要意义。 他们让华夏保持整体性,让各个区域板块、皇权板块斜接统一在一起,而不是四分五裂,形成历史上曾出现的多个国家状况。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已灭亡几千年,唯有华夏可以保存这么久的时间,与龙脉和皇权的统一,都是有密不可分关系的。 觉悟低的古代统治者可能还看不出来。 但觉悟高、修为高的古代统治者一眼看出其中矛盾点,尤其是当他们已失去高高在上的皇位,通过另一种视角看问题时。 只能讲 ——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他们生前干过什么事,死后当鬼就要把这些事以另一种形式弥补。 让华夏文明重振荣光。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混乱,三国有点乱,晋朝、十六国、南北朝很乱,可那是因为华夏的绝对强盛,不怕外来者的入侵,可以轻轻松松打回去。 而近代时期,华夏文明的强盛早已不在,落后是得挨打的,列强的侵入就是个教训,只有华夏文明本身的不断强大,才能保护这一方水土。 吉星听得胸中感慨万千,手指在羽觞边上的四叶形纹摩擦了两下,随后起身端起酒杯,与周围各位先辈们共同敬了一杯。 “封建王朝已经是过去时,祝华夏文明未来欣欣向荣。” “祝福。” 历朝历代的名人们同时举杯,不管如何,华夏人本身的归属感都是非常强的。 比起皇权统治者们,封建时代其实有非常多更可爱的名人先辈们,他们心系百姓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们给华夏留下了很多文明财富,哪怕有的文明已经消失,但只要他们灵魂还在,可以重新创作出来,和教导新一任的继承人。 比如这一场晚宴,这些先辈可能让以后的国文书、历史书、地理书、文学启蒙书、思想政治书等通通厚上一小圈。 善哉善哉。 未来的学生们:“*%$@#@!” 哈斯佩尔·琼斯等国际外交官们终于能从小团体聚会中分出两点注意力来,但杜康酒味道很好,后劲也大,很多人喝得有点晕。 毕竟他们不是鬼。 “咳——”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