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真说_第七百四十九章 扶持太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四十九章 扶持太子 (第2/2页)

在金军的兵锋之下守卫超过三天。

    现在他们已经打到了相州,离黄河只剩百余里,过了黄河立刻就能兵临开封城下。

    太子殿下还觉得此事只是边关战事吗?”

    此事是今天朝堂之上刚刚传回来的,赵恒明显还不知道。

    当他听说之后,脸色顿时煞白。

    “这这,这可如何是好。

    金军进攻如此迅速,为何沿途的军队不加阻拦?”

    李纲道:“太子殿下,现在要考虑的不是这些,金军马上就要打到东京了,我们应该想的,是如何抵挡金人。”

    赵恒觉得李纲说的很有道理。

    “李少卿所言甚是,不过此事你得找父皇商议,找本宫没用啊!”

    李纲道:“臣就是知道找陛下没用,才来找的太子。

    太子可能不太了解,臣实话相告。

    这次来攻的金军只有六万人。

    里面还有一半都是辽国降兵。

    我大宋兵多将广,要对付这么点兵马根本不是问题。

    而皇上却听信了李邦彦等人的谗言,说什么也要向金军求和。

    我等怎么都劝不住。”

    赵恒道:“李少卿是想让本宫替你们去劝劝父皇?”

    李纲摇了摇头:“不,陛下现在只信那些投降派的话,若是太子开口相劝,说不定还会起反效果,招惹陛下厌恶。

    这不是臣想看到的。”

    “那你到底想让我干什么?

    我也想帮你们对付金人,只是我一无军权,二不能参政。

    如之奈何?”

    李纲再次压低了声音:“臣说句大逆之语,此言一出,就算太子要拿臣的头颅,臣也认了。

    当今皇上,并不适合做皇帝。

    官家当政这些年来,官场腐败,军队萎靡。m.

    民间匪乱不断,天下大乱。

    臣想趁此时机,请太子殿下登基,带领大宋中兴。”

    赵恒闻言,沉默了半晌。

    李纲一直低着头,赵恒既然没有立刻指责他,那就证明赵恒其实也动心了。

    “本宫可不会学唐太宗。”

    赵恒的意思很明显,他也想当皇帝,但是他不想发动兵变,强行夺取皇位。

    这样说,一不会留人口实,二来也能表明立场。

    李纲心中松了口气,不怕你不会,只怕你不敢。

    只要赵恒有这个心思,李纲早就有了将他扶上位的计划。

    “这个殿下不用担心,臣明日会上一封奏折给官家,官家看完之后自会将皇位传与太子。”

    赵恒甩了甩手,示意李纲退出去,没有再说一句话。

    李纲得到了赵恒支持抗金的态度,便立刻回到了张克公的府邸,将消息告诉了几人。

    几人坐在一起,共同写了一封奏折。

    只署上了李纲的名字,送到了中书门下。

    金军来袭一事,搅得朝堂不得安宁。

    李邦彦等几人连派人监视张克公等几人的动向都来不及做。

    白天整日都凑在赵佶身边,跟他说着金军如何厉害,宋军肯定不是对手。

    求和才是正道。

    把赵佶吓的心惊胆战,半夜都睡不着。

    人的心理很奇怪,有些人看恐怖片会害怕,但却会越看越上瘾。

    赵佶白天已经听了一天的金军战事,心中恐惧的不行。

    却还是想要看看奏折上,众臣都是如何说的。

    今天刚一下朝,中书门下立刻收到了数不清的,如雪片般的奏折。

    往日他们还需要分辨一下,再进行分类处理。

    收拾掉那些他们不想让皇帝看到的内容。

    但今天所有中书门下的官员都人心惶惶,根本无心办公。

    留在衙门的人不超过十分之一。

    朝官上的奏折又太多,仅凭剩下的几个人根本无法一一审核。

    他们只能挑出了张克公等几个明确主战派的奏折,放到了奏折堆的最底下。

    从未表示过立场的李纲的奏折反而很靠上。

    赵佶越翻奏折就越是心慌,越是心慌就越想继续看。

    忽地,他将手伸向了李纲写的那份奏折。苔上老菌的水浒真说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