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传位 (第1/2页)
赵佶翻开奏折,上面写着臣李纲启几个大字。 “李纲?是那个太常寺少卿。” 赵佶还是能记得大臣们的名字的。 他往下再看,只见折中写道:“臣邵武人,政和二年中进士,虽未曾关外点赏,诸州检视,却也闻女真兵强马壮,非同凡响。 昔日契丹辽国,幅员万里,兵马百万。 亦不免有关河之败,燕京被围。 其惨状,人民奔窜,景象凋敝,我大宋万军皆见,实可凄怜。 辽国亦如此,大宋何能免。 金国,豺狼也。 得陇望蜀,贪心不足。 辽国既败,童太师领军十万人,攻打燕京。 熟料被两万残兵,杀的丢盔弃甲。 金军一至,则燕京顷刻而下,何也? 不言而明。 我军武备废弛上百年,断无法与金军硬碰。 汴梁虽是天下坚城,却难强燕京太多。 金军若至,开封必陷,届时宗庙倾覆,社稷颠倒,皇家受辱,万民遭难。 臣李纲不才,亦曾闻明皇入蜀而续唐运。 古曾有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臣斗胆请陛下效法先朝,移驾川蜀,保大宋国祚。 若陛下愿与东京共存亡,臣也当以死效忠,与陛下共赴国难。” 赵佶看完李纲的奏折,顿时有些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这,这可如何是好?东京是非之地,难道真要学唐明皇入蜀求存?” 李纲说的很对,当初燕云战事打的到底怎么样,他心里很明白。 就是因为知道宋军和金军的差距,他才会如此心慌。 今天白天的时候,李邦彦等人整日跟他说什么金军厉害,不可力敌。 只要用当年对付辽国一样的办法。 割地赔款,年年奉上岁币,他们就会同意撤兵,两边相安无事。 求和派虽然也是为了大宋天下。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几个重要的因素。 当年签订澶渊之盟的时候,宋军武力充沛,河北军,西北军、中央禁军上百万人。 跟辽军对战互有胜负,甚至还能占据优势。 辽国愿意跟宋朝签订和约,也是因为辽国跟宋朝打到底也不一定能打得赢,不如见好就收。 后来契丹贵族有了宋朝的供养,不需要再向南劫掠,以搜刮钱财物资。 愿意打仗的人越来越少,双方军队的战斗力同时有了大规模的下跌。 后来双方对对方都没有其他过多的诉求,而且实力也都差不多,所以才能和平这么久。 金军的战斗力不一定强于当年全盛时期的辽国,但宋朝现在的战斗力却跟开国之初根本没得比。 和谈是建立在双方武力相差不大的基础上。 如果其中一方过弱,就会变成单纯的勒索。 被勒索的一方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赵佶一开始也想着割地赔款,这样说不定就能将金军劝回。 但李纲的话提醒了他。 金军贪婪,万一他们胃口太大,非要打下东京呢? 开封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 他留在开封确实太过危险。 赵佶正在考虑,却有一人连忙进来禀报:“陛下,蔡攸蔡枢密来了,说有要事求见。” “快快请他进来!” 他本以为蔡攸能给他带来什么好消息,可蔡攸的话,却又给了他一记沉重的打击。 “启禀陛下,相州知府韩治传来消息。 金军攻势迅猛,相州兵马太少,难以坚守,现已陷落。 他刚刚在昨天逃出了相州城,因为南方还有奴酋翰鲁补的大军,所以无法快速回到东京。 韩知府正在往黄河下游移动,以图渡河。” 韩治做了最大的努力,和韩存保同心协力,想要守卫相州。 但相州原本的守军被调走的太多。 这座大城面对金军的进攻只会更加捉襟见肘。 完颜宗望刚刚领兵离开两天。 相州城便被攻破了。 面对全副武装,凶狠残暴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