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解决运输问题 (第2/2页)
出的代价肯定相应的也会大。 李东阳点点头,赞许的说道:“临之分析的不错。” “如今雪天难行,我等估计的时间,已经算是保守。” “若是路上下了大雪,恐怕还要再耽搁一两日。” “百姓实在是等不起。” 朱厚照一听,有些泄气。 他还以为永西伯这办法,能行呢。 这么一听,就算说能行,也要花费不少的代价。 李东阳看着朱厚照失望的样子,有些得意的继续说道:“此法虽然不通,但也无妨。” “临之你再说说另一个更好些的办法。” 这话里带着淡淡的炫耀之意,让一旁的刘健等人听了,只觉得一阵牙疼。 赵策看着李东阳,恭敬的拱了拱手。 “那学生便尝试说一下。” 赵策立在暖阁中,思考一番道:“此次赈灾,最主要的困难乃是运输时间过长。” “陆运花费的时间太多,所以我们还是得走水运。” 朱厚照语气满带疑问。 “如果水运不通,怎么走?” 赵策笑了一下,“水运不通,那海运呢?” 时间是问题,那只要把时间缩短,自然就能解决问题。 “海运?” 在场的人,都惊讶的重复着这两个字。 从京师运粮,主要靠的是京杭大运河。 海禁这么多年,漕运一直用的是内河。 赵策突然说的海运,让在场众人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随后,朱厚照率先反应了过来。 “海运……” “从渤海湾出发,经山东布政使司,再换内核,由汉江到陕西。” 他一拍大腿,高兴的说道:“能行!” “只要过了京杭大运河,漕运堵塞的情况就能解决。” “而且渤海湾开始走海路,甚至能比内河更快!” 赵策赞许的道:“殿下分析的不错。” 京杭大运河作为主要的漕运河道,只要能绕过这一段,水路堵塞的问题就能解决。 而且走海路,还能少绕了不少的路。 如今大明虽然还没有全面开海禁,但已经开了两个港口。 渤海湾再开放,也没人会说什么。 朱厚照得了赵策的称赞,喜滋滋的对弘治皇帝说:“父皇,儿臣觉得可行!” “太宗迁都之时,渤海湾便作为京师的出海口,来往船只频繁。” “虽然后来荒废了一段时间,但也可以直接用于运输。” “海运不受大雪影响。” “如此一来,从京城出发,到达庆阳府。” “日夜兼程的情况下,五日时间足够了!” 朱厚照研究了不少的军事图,对这些军事上可能用到的补给路线,都颇为熟悉。 赵策这么一提,他当即就联想到了具体的路线。 其他几个老家伙,都还在想着,他就已经直接说了出来。 弘治皇帝似乎也想到了这一茬,心情有些复杂。 这儿子热衷军事,他也不是第一天知道了。 却想不到,他居然研究的这么深。 相比朱厚照的兴奋,一旁听着的其他大臣们,却露出些意味不明的眼神。 李东阳刚刚的得意也收了起来,露出了一丝担忧。 弘治皇帝直接说道:“这般看来,海运确实可行......” “宣朕口谕,着漕运总督尽快给个章程,这两日便要安排粮食出海。”菜比比的寒门小甜妻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