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解决运输问题 (第1/2页)
在场的人不少。 三位阁老与户部尚书等,此时都在暖阁中。 他们在听说了这件事后,也都在思考着这做法的可行性。 虽然有前车之鉴,但这种办法听起来确实挺让人怀疑的。 如今又听到赵策说虽然可行,但并不算好的话,大家都纷纷看向赵策。 “不是最好的办法?” “言下之意,就是永西伯你还有更好的办法?” 佀钟赶紧追问着。 赈灾的粮食,要从户部的仓廪中出。 他作为户部尚书,当然是要比别人关心多一些的。 今年虽然凭着各种骚操作,户部多了不少的收入。 但也没有到能让国朝随便花的地步。 赵策点了点头。 “确实不是最好的办法。” “此法实施起来,是要需要时间的。” 赵策转而问道:“庆阳府借粮后,能坚持多久?” 弘治皇帝翻着手中的奏折,直接回答:“平凉府的粮食也不多,八百里加急消息传下去,再加上路上运输的时间,估计要七八日才能运到。” “那庆阳府在没借到粮食的情况下,仅用稀粥赈灾,每日一顿,能坚持多久?”赵策又追问。 弘治皇帝大概算了一下。 “估计能撑个四、五天左右的时间?” “京城的粮食要运到庆阳府,又要多久?” 弘治皇帝看向佀钟,佀钟直接给出了一个答案。 “从准备到运输,预估要半个月时间左右。” 如今大部分地方都下起了雪,运粮要的时间必定会比以前要的久。 这一来一回,就算是找隔壁县城借粮,中间也有差不多七天的时间差。 赵策这么一问,在场的人顿时都明白了过来。 别说七天内没有粮食,就是三四天,也足够本身便饿的奄奄一息的百姓们都饿死了! 这次的事情,和赵策先前在县城的那次,是不一样的。 利用经济杠杆人为的制造经济泡沫,这办法实施起来,就算有前车之鉴,也依然会有想要发财的人争着去。 在经济活动中。 一般来说,长期供过于求很少出现,而供不应求是长期供求关系的主要形式。 所以就算短期货物价格被拉高,也会最终回落到正常。 所以也就是为什么,即便那些商人明知道是人为拉高的价格,自然会铤而走险。 毕竟错过这个店,可就没机会了。 可拉高价格,也是需要时间的。 越往上走,需要的要素便越多。 先前赵策在县城那次,能够把价格拉到足够高,与这次共同的点就在于,姑且算朝廷运的粮食已经在路上。 而不同之处,当然是距离。 他那次能这么淡定的画圆圈,告诉众人这个办法。 最大的原因便是,高州府的面积,并不大。 县城与县城之间,相距的也并不算远。 相比北直隶附近这些地广人稀的州府来说,它与隔壁县城的距离,可以说的上是很近的。 受灾的县城借到了粮食。 再用高价购买一批粮食,便足以支撑到当地粮食价格被拉高。 如今庆阳府,如果要用同样的办法。 在距离太远,粮食供应的慢的情况下,要不就要花费比先前更多的银子,先购买一大批粮食。 要不就要因为断粮,牺牲很多的百姓,才能达到目的。 因此赵策说这办法有可能行,但付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