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_分卷阅读59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94 (第2/2页)

离开椒房殿,宦者小心跟随, 沿途近乎是踮着脚, 轻易不敢出声。

    遇上几个熟面孔立在路边, 有的不敢近前,只是探头探脑。

    认出是九华殿和兰林殿伺候的, 宦者难得一时好心,暗中使着眼色,让他们莫要上前。偏偏有人视若无睹, 依旧站在原地。

    宦者不由得暗自冷笑, 再不理他们死活。

    一心找死的, 压根拦不住。

    官家心情不好,甚至能说相当糟糕, 说不好就要杀人。这个时候不趁早避开, 还要往前凑, 不是找死又是什么?

    果不其然, 凡是守在路边的,有一个算一个, 都没能得好, 全被当场拉了下去。一顿鞭子之后, 宫里再没见过他们的影子。

    九华殿和兰林殿中的美人也吃了挂落。虽说没有降品, 却是三月未再得幸。

    宫外家人闻讯, 压根不敢出半声,都是缩起脖子,很是老实了一段时日。

    秦策对豪强下狠手是其一, 秦玚和秦璟送回的金银粮食才是根本。

    不是这批金银粮草,长安的粮库都要见底。

    这个时候动歪心思,做些不上台面的事,十成十是活腻歪,觉得脑袋搁在脖子上太沉,想借天子的利剑一用。

    接连数月,秦策未幸后宫,一直在光明殿独宿。

    白日下朝,隔三差五前往椒房殿,同皇后淑妃对坐闲话,一坐就是半个多时辰。

    宫内前朝风闻,都言帝后关系和睦。殊不知,两人对坐时,早不见半点夫妻温情,有的仅是天家礼仪,带着面具的敷衍。

    至九月间,蓟州的旱情稍有缓解。

    依靠秦玚和秦璟送回的金银谷麦,蓟州百姓勉强熬过一场大灾。

    灾民依旧不少,比起早年饿死离家的数量,已经是少之又少。

    加上长安严惩盗匪乱民,到十一月,已有不少百姓还家,重新修缮房屋,到郡县治所领取灾粮和种子,以备来年春耕。

    “天灾难料,人总要活下去。”

    蓟州临近幽州,本为渔阳郡,是鲜卑皇子的封地。

    秦氏攻下邺城,重划疆域,划渔阳、北平为蓟州,并归入幽州数县,用以安置边民和流民。

    因此地靠近草原,常有胡商往来,消息极是灵通。朝廷赈济粮发下,就有不少灾民晓得,这背后有秦玚和秦璟的手笔。

    “不是两位殿下,别说州郡,就是长安也未必能拿出这么多粮食。”

    秦玓攻下三韩之地,正忙着消化战后疆域人口。遇中原大旱,也送出不少粮食。但他总归要顾虑安置在当地的汉民和胡人,不可能掏空库房。

    相比之下,秦玚和秦璟行事便宜许多。

    秦璟属于带兵劫掠,以战养战,东西带得太多反而累赘。

    除送去长安的金银珠宝,战利品多数送回西海,交由商队运至南地,换来必须的皮甲兵器,以及海盐白糖和幽州新出的烈酒。

    秦玚镇守西海郡,见识到不同于长安的风土民情,一边率部曲百姓开荒,一边制定通商政策。

    不得不承认,秦氏几兄弟中,秦璟最擅长打仗,秦玚最擅长经营。从长安坊市就能看出一二。

    意识到西海郡的重要性,秦玚半点不敢马虎,开荒的同时,不忘分出人手造城。知晓姑臧有擅造城池的匠人,不惜重金聘请。

    桓嗣闻听消息,本有些警觉。但有桓容之前书信,并未加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