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香伴之看不惯义父,我带义母离家出走_第4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 (第1/2页)

    冯督军甚感欣慰,认为是主耶稣基督显了神迹,福泽子民,给世间普罗种下慧善灵根。

    恰巧此时有来自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詹姆斯先生前来采访西北军自治事宜,说要在副刊《远东人物周刊》上发表一期关于中国军官的群像传,除了冯督军外问是否还有别的人选。

    冯督军当下推荐了老徐,说他是军中难得一见的高知识分子;夫人懂英语,能做翻译;收养的孤女又是把金嗓子,且人极为聪明,过目不忘。

    詹姆斯一听就感兴趣了,立刻敲板定了采访老徐一家。

    “我可是力荐你们一家三口,给你出风头的机会。记得不要在洋鬼子面前丢了咱混成旅的脸。”冯督军叫来老徐,让他提前准备起来。

    老徐感激涕零,当下铭誓绝不有负督军栽培之恩,必要让洋鬼子们瞧瞧西北在冯督军的治下变得怎样勃勃生机。

    **********************************************************

    回到家后,老徐去二楼卧室找毓华,门没关严,开了一条小缝。

    见她正坐在窗口的桌旁,认真批改今日随物资车送到的常欢作业,神态十分专注。

    房内静极了,只能听到她细微的呼吸声,和偶尔传来的叹息声。

    “这孩子,又写错别字。”毓华呢喃轻语。

    她的背影是这样挺拔而娟秀,不论读书,吃饭抑或说话,都如根植于泥壤中的一丛柳树,身姿看似纤瘦柔弱,却能屹定风中。

    于两年前而言,真是大不一样了。

    他想,有她的家里,每当归时,自己仿佛也能获得一种安定的力量。

    毓华隐约听到门口的动静,转过头见是他:“怎么站在门口?有事吗?”

    老徐清了清嗓子:“楼下的梨花开了一半了,再过半个月大概是全盛的花期。”

    “嗯?”

    “督军说有个采访,要我们一家三口上阵。你看安排在两个星期后,院子里的梨花树下如何?要是可以,麻烦你到时收拾布置一下。”

    “自然可以。可是,”毓华想了想,“半个月后的周末,常欢比完了么,能回家吗?”

    “当然,我到时候派车接她回来。”

    “好。”她点点头,继续伏案批改常欢的作业。

    “这两天你休息休息,督军说,接待外国商人的事往后缓缓。”

    “嗯。”毓华并不多问,但老徐想了想,还是主动告诉她,“北方又有战事了,这几个外国人想等个结果,看跟谁做生意又牢靠,又占便宜。洋鬼子心思就是狡猾。”

    战乱年代,这家军阀打那家军阀,城头依然月月变幻大王旗。

    政局影响经济,做生意的就不得不看掌权官家的眼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