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 昆仑  (第1/2页)
    青天,雪山,    一名背包客拄着拐杖,艰难地行走在高原。    这里是青海海西,昆仑山口,    再往前去就将进入广袤的无人区,著名的可可西里。    背包客的嘴唇被日光晒得已经有些龟裂,    他摘下挂在背囊上的水壶摇了摇,里面是空的。    但他还是拧开了壶嘴,张口仰头,将水壶悬在嘴上又用力地晃动了几下,沥干了最后几滴液体。    必须尽快找到补给点,否则就要交待在这里了。    背包客用舌头刮了刮嘴唇,咬牙继续前行。    绕过山坳,隐约能望见远处有一座白塔,四周拉满了风马旗。    有塔,附近便有人家。    果然,走到近处,便瞧见依山而建的一处庙宇。    一座典型的藏庙,红墙,金顶。    背包客仰头微笑,那藏庙的金顶虽然算不得有多高,但此时却闪耀着神性的光芒。    跨进庙门,只间一名中年喇嘛正在院中盘坐转经。    背包客对着中年喇嘛双手合十,深施一礼,随后摘下了水壶,想向对方讨些水喝。    中年喇嘛忽然将他喊住,    “哎我说,大兄弟。    贫僧看你印堂发黑,最近的运势看来不大咋地儿吧?”    背包客一楞:    “大师,您是,东北人?    怎么跑到这里来出家了?”    中年喇嘛双腮微红,不过嘴上的反应倒是很快:    “贫僧其实是藏人。    后而学汉语内会儿,老师是铁岭人。    咋滴,贫僧说话害能听出口音呐?”    背包客似乎也受了感染,点头道:“嗯呐。”    不过他很快便意识到自己的口音也跑偏了,尴尬地掩了掩唇,冷静了一下,才把自己的口音又找补了回来:“敢问大师如何称呼?”    中年喇嘛单掌竖起,朗声答道:    “贫僧法号忽悠仁波切。    擅长算卦驱凶,传统武术。”    背包客皱眉重复着:“忽~悠~?”    中年喇嘛连连点头:    “对,对,这个在经书里有个讲儿。    北帝曰忽,南帝曰悠,中央之帝曰混沌。    忽悠为报混沌之德……”    背包客的眉毛拧得更紧了几分:    “大师,这故事我好像听过,凿破混沌七日死。    可是,南方之帝的名字叫作倏,不叫悠。”    中年喇嘛拍了拍脑门:    “啊,啊~这,那个,许是我汉语老师口音太重。    铁岭方言,忽,悠,忽悠~”    “还有,大师,您讲的这个故事是道家经书里的。”    忽悠仁波切知道自己碰上了个学究,暗道晦气。    他本是东北铁铃人,在蓝翔学过几年工程机械……维修及驾驶。    结果回乡找不着工作,中学时候交的女朋友也跟别人跑了。    他一怒之下以武犯禁,拎了根铁棍去找面子。    结果打残一个,打伤四个,面子找回来了,女朋友还是没找回来。    不光是人没找回来,他自己还被立案了。    于是只有隐姓埋名千里迢迢赴昆仑,当起了喇嘛。    这处喇嘛庙是一名虫草商人发迹以后还愿所建,    因地方偏僻,没人乐意呆,可却正合了忽悠仁波切的心意。    他的肚子里哪里有什么经文,碰到懂行的必然越说越露馅,于是只能顾左右而言它:    “啊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