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_第20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1章 (第2/2页)

革命带来的变化。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渐渐难以为继,不断有破产的农民背井离乡,蜗居在伦敦城里找工作,求生存。

    城里人口越来越多,下了班的工人们喜欢喝酒、喝咖啡,所以城里的小酒馆和咖啡馆也随处可见,又带动了商业的发展。

    十八世纪末,受小冰河期的影响,全世界都在闹自然灾害。有旱灾、有水灾、风灾以及蝗灾。

    如今欧洲就在经历大面积旱灾,但伦敦城幸运地没有遇上。虽然泰晤士河的水位也下降得厉害,可终究还是在流动。

    且因为不断有资本家从全世界的殖民地掠夺资源回来,再加上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大爆发,伦敦城里的商业甚至显得非常欣欣向荣。

    沿街各商铺里人头攒动,看起来就富有生机。

    这才是资本主义的真相啊,掠夺全世界来滋养己身,不发达才怪了。

    不过让夏青黛无法直视的是,相比半年前,整座城的整洁度又下降了一个档次。

    随处可见的牛马驴粪便不算,甚至还有猫狗和人的。马路上扬起的不是灰,是粪泥点子。

    每天都有二三十万马匹在伦敦城里充当着运力呢,想要完全处理掉它们的排泄物,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伦敦城里,但凡有点脸面的绅士和淑女,那都不会自己走路,不是骑马就是坐车、坐轿子。

    若有哪位绅士一时囊中羞涩,租不起马车也请不起轿夫,那就最好不要穿得光鲜亮丽。否则一旦穿得人模狗样却用自己的双脚走在马路上,必定被跟在后头的轿夫一顿耻笑,绝无例外。

    坐在莲花楼二层,夏青黛俯瞰着这座拥挤繁华的城市,不由微微皱起了眉。

    马路上的马粪什么的,不低头去看也就罢了。可莲花楼一路沿着泰晤士河案走,她见到了无数端着马桶往河里倒的人。

    夏青黛的眉毛都快拧到可以夹死蚊子的程度了!

    她想起了之前看过的资料,知道泰晤士河的污染,随着工业革命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此时的伦敦还未建成完善的下水道处理系统,粪池和污水池是建筑物最常见的排污方式,晚上会有掏粪工来处理化粪池的污物。

    但聚居在贫民窟以及各公寓里的越来越多的打工人,就没那个讲究了,把污水直接排入泰晤士河,是最省事省力省钱的做法——关键也没有人管。

    其实人类生活造成的垃圾还不算致命,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在泰晤士河两岸开起来的工厂,所排放的工业污水,才是真的灾难。

    现在是1791年,再过半个多世纪,到1856年,伦敦还会出现载入史册的“奇臭年”。泰晤士河的恶臭,甚至到了影响议会大厦内的会议举行的程度。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