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2/2页)
一天就直接涨到了三两半一石,然后这个价格就僵在那里了。 虽然李明义希望这个粮价越高越好,其他人心里也是这个想法,却也不是和他一条心的。 有些人觉得,三两半就可以了,只要这个价格秦修文能吃下一万石,剩下地再卖给那些平头百姓,自己也可以赚的盆满钵满了。 算一算,每个人能进账近两万两的雪花银,谁不想落袋为安? 要是把价格抬的太高,玩崩了,不买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毕竟他们也早就算过了,按照现在流民赶到新乡县的速度,还有新乡缺粮的情况,若不大肆从外面购粮,今年冬天铁定过不了! 但是这个粮食也不是光卖给新乡县一家不是吗?他们手里囤了这么多的赈灾粮,想要出手,自然更多的还是需要当地的百姓进行购买,否则不就全部砸手里了吗? 遭了灾,普通百姓家里也缺粮,缺粮就得卖粮,三两半的价格已经是对照着往年的价格往上翻了两番不止了,再往上抬,谁买的起? 所以大家默契地将价格提到了三两半这个位置后,就没有再继续往上涨了。 老百姓的消息是最滞后的,一开始见赈灾粮到了卫辉府,各个知县衙门都开始给灾民发赈灾粮了,就是发现几家粮铺里的粮食价格都上涨了,不仅仅没有囤粮,还不敢下手买了。 赈灾粮都发了,有点家底的人家也还有些存粮,谁家的银子可以大手大脚的花?还不如这段时间不要买,等粮价往回落了一点后再买。 结果这一等,就是等到了粮价变成了三两半的价格! 这个时候,有些人反应过来少少买了点,就怕这个价格还要往上涨,还有些人干脆就不买了,扎紧裤腰带过日子,情愿少吃也不愿意花这个冤枉钱,而还有很多人,他们实在是买不起,家中存银耗尽、粮食也耗尽,借遍了亲戚也再也借不到了,发的那点赈灾粮只够吃个几日,吃完之后怎么办? 这部分人无奈之下成了流民,被驱赶着到新乡县也好,还是听闻到新乡县对灾民妥善安置能吃饱饭的风声也好,俱都往新乡县涌去。 不过短短十几日,新乡县的灾民数量再次创下新高,拢共居然有了六千余人! 但是饶是如此,李明义他们却发现,新乡县那边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也不见那秦修文嚷嚷赈灾粮霉变之事,也没见他出来大肆购粮。 若是秦修文将赈灾粮霉变之事捅出来,他们自然会联合上奏,说那秦修文自己私吞了赈灾粮,以次充好再将帽子扣到了葛钦差头上,到时候不管葛钦差心里如何想,必定第一个跳出来和他们一起,把秦修文踩到泥里去。 lt;a href=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gt;科举文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