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1/2页)
那“舞弊案”一日不能完美解决,哥哥谢英便一日不算完全安全。 难道自己出手干预谢英的命运,试图挽救谢家的遭遇,将会引发一连串不可预知的变化? 第11章 准备 谢家的祖上原本只是普通农户,家中并不富裕。 不同于京城世代勋贵人家积年累月的家族积累,谢家是靠着世代走商跑贩这才积攒了些财富。 直到谢愉恩祖父这一代,终于靠着一双手闯出些名堂,在老家兖州成了有钱的乡绅,也正是这时候才有了闲钱送家中的子弟们去读书考试。 不过谢家子弟的读书仕途并没有理想中的那么顺遂。 自谢愉恩的祖辈开始,家族中并未出过什么大官儿,大部分的子弟也只是送到私塾读书识文断字后,继续返家经商,至少账本都能看得懂了。 在谢家的众多子弟中,做生意头脑比读书强的,人数要多得多。 但是自古以来士农工商,无论你有多少财富,世人最看不起的也是商人。 所以谢家的祖训,一直以来,都是谁家出了当官的,谁家在谢家就有绝对话语权。 所以,到了谢愉恩这一代,难得出了个谢愉恩这样的读书之才,在他的同辈人之中,也有且仅有谢愉恩一人读书出了成果入仕为官。 于是,谢愉恩便成了谢家当之无愧的家主。 谢愉恩读书天分极高,院试时,便入了当时陪着夫人回乡探亲的翰林大学士杜笙的眼。 待他被杜笙考察一二后,杜笙便将他收为关门弟子,带在身边亲自辅导功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谢愉恩在接下来的乡试、会试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殿试上更是对答如流,被当时的皇帝钦点为状元。 放榜之日,杜笙带着胞弟来了场榜下捉婿的欢喜大戏,由着杜笙做主,谢愉恩娶了恩师胞弟之女,出身江南书香世家的嫡小姐杜一南。 有了恩师的照拂以及岳父一家的帮衬,后的谢愉恩带着夫人杜一南在京城置办了宅子安了家。 但他从来没有忘记父母对他的养育之恩,也一直铭记着谢家的祖训,对谢家 读书没有建树的族兄族弟颇有照拂。 对待一母同胞的兄长幼弟,他也倾尽全力帮衬着他们一家老小,从不推脱自己的责任,族中之人若送信上门有所求,他也一定竭尽全力帮忙料理。 谢愉恩有恩师和岳家的帮衬,老父亲去世后,便由谢老夫人做主分了家,谢老夫人跟着他去京城过颐养天年的幸福日子。 分家时,谢愉恩只拿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祖田,趁着回乡办理分家手续的时机,他甚至还大手笔地给兄长幼弟在老家置办了巨额家产。 家产丰厚到可以保兄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