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第3/3页)
一出,林二婶扬守美一下就笑开,“成,秀秀老早就给我说,这段时间忙,这不,前些日子我就把百货大楼那边的供货都做出来了,接下来就专心弄这边。” 米英妈那就更有空了,也是奇怪,自打她在林丽店里干活以后,也不觉着没力气了,也不觉着没意思了,每天吃啥啥香,乐乐呵呵,只觉着使不完的劲儿,听着还加工钱,她更是高兴,“成,这天不冷不热的,干活也舒坦,那挣钱的营生呢,活越多越好。” 就是这么个理,这是挣钱呢,谁嫌忙啊。 接下来的两天,所有人鼓着劲儿的忙活,林丽唐秀秀最多的时候一天换五身衣服,没办法,好些个第一天没啥兴趣的人,看着亲朋好友带回去的衣裳,第二天就来了,越往后这人越多,衣服卖的就越快,那订做衣服的人,更是排到两个月以后去。 可见火爆。 三天活动下来,店里衣服真真的差点卖个精光,林丽和唐秀秀对头一算,三天收入四千多,纯利润八百块。 八百块钱,就算是林丽这样家里有工人的,也得攒个好几年。 林丽把钱数了好几遍,心里激动,手心都在冒汗,“先把你姐夫那边拿布借的钱还了,再把振武进货那些钱清了账,秀,这回咱们分一些吧。” 唐秀秀理解她的心情,从摆摊开始,这半年多的忙活,现在算是第一个大丰收时刻,“成,大姐,咱们和二姐分一些,不过我想着,也不用分多了,剩下的,咱们还得买台缝纫机。” 这次林丽终于是跟上了步伐,活动三天,她也算看明白了,以后这社会,只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有钱的人不会缺,她的衣服只要好,就不愁卖。 现在她们只有一个缝纫机,确实是太少,简单的一天能做个六七件衣服,那秋冬天的复杂的,一天也就是做个三四件,这还是她婆婆是个熟练工才能做出来。 可婆婆到底年纪大了,家里俩孩子也不能离了人,这段时间要不是大姑姐帮衬着,还不知道忙成什么样,买缝纫机这事儿,开业第二天她就想好了。 “买一台缝纫机,再雇佣俩人吧。” 她这话一出,唐秀秀一下就笑出来,“大姐,这回你可走在我前面了,我还想着等再过段时间再招人呢。” 林丽也是深思熟虑的,“这段时间太忙,我婆婆也累的不轻,我大姑姐在我家连着住了好些天,家都没空回,你看咱们的订单,按照现在的速度,得排到两三个月去,接下来冬天的那些衣服也得做,一台缝纫机实在不行,再雇两个人,一个踩缝纫机,另一个最好兼着踩和裁剪,让我婆婆也能好好歇着。” “你别说,这几天在店里,我也看着呢,在咱家买布料的不少,我瞅着有几个像是手巧的,我让我大姑姐透了信,要是有那个心的,回头会来店里问的。” 唐秀秀就觉着,林丽应该天生就有些生意头脑,这事业一开始,格局就打开了,她又可以安安心心,退居幕后,悠哉悠哉了。 店里的事情步入正轨,大家的生活才算重新安稳下来,只孔春莲现在多了个活计,时不时得去店里给帮着打扫打扫卫生,收拾收拾东西啥的,用她的话说,在店里忙活着,看着人来来去去的,高兴。 特别是看着店里的生意一日好过一日,用唐秀秀的话说,成了全县的标杆服装店,那心里美的,就别提了。 唐秀秀去的倒是少些,也就每次她的设计图做出成衣来,会去看看哪里不合适,有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除此之外,就是和林振武在家学习。 秋去冬来,日头一日短一日,在唐秀秀觉着有些冷的时候,还在想冬天怎么取暖,林振武已经开始准备烧暖炉。 “暖炉?”唐秀秀不明白。 林振武指着墙上留着的一个圆形的插孔,“看着那个孔了吗,安暖炉烟囱用的。” 他和林有木去镇上,买了长长几节烟囱和烟碳,用排车拉回来,这一天,爷俩啥也没干,堂屋西屋都安好了这暖炉。 这一下就安两个屋子的,光那管道就不少,还用俩炉子,唐秀秀看得咋舌,问在用泥巴给他们屋里糊管道缝隙的林振武,“年年这么烧碳?大手笔啊。” 林振武动作认真,抬眸看她,“想啥呢,你看着咱家以前,像是能烧的起的人家?” 唐秀秀老老实实摇头,“不像。” 林振武也不隐瞒,“确实不像,以前家里条件不行,都是烧炕,家里一个蜂窝煤炉子用了好些年,今年条件好了,我做主,烧暖炉。” 烧炕床上是热乎,可一样,睡得人上火,白天一停,屋里照样是个冰窟窿,想学习除非在床上,否则根本不成。 可是在床上,他只一想就知道,在床上更学不成。 唐秀秀根本不知道他的想法,只看着那暖炉,心里高兴,“那咱家这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啊,这就用上暖气了。” 在她看来,这东西和暖气也没什么两样,不,还是有区别的,比暖气还好。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