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节 (第1/3页)
似乎是对于自己不能去华夏西林,为大统一理论做出贡献而遗憾。 “把论文发到我的邮箱吧,正好我还在办公室。”电话里直接说道,然后挂了电话。 虽然这样显得有些没有礼貌,但洛特·杜根还是面带笑容。 总不能要求每个德国佬都是绅士。 而且彼得·舒尔茨表现的越纠结,其实就越说明他心动了。 说实话,洛特·杜根并不在乎波恩大学会不会损失一个人才,起码不会像高等研究院的那位院长大人那么在乎。 但作为一位数学家,他是真的希望大统一理论能尽快问世。更期待看到东西方的天才碰撞,会不会闪现出什么不一样的火花。 就好像许多数学家的感觉那样,这些年基础数学的发展真的太过缓慢了,不管是作为一位纯粹的数学家,还是世界顶级数学期刊的主编,都很想看到数学出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就好像这篇论文。 …… 德国,伯恩市。 洛特·杜根给彼得·舒尔茨打电话时已经是下午六点。 如果不是这段时间彼得·舒尔茨回公寓的时间都很晚,还真会打搅到生活。 不过既然决定了作为审稿人,他便干脆又等了一会。 没两分钟,论文便发了过来。 直接略去了编辑社前面的那段套话,直接点了同意,彼得·舒尔茨便将论文直接下载并打印了出来。 呵……两百多页。 虽然一篇两百多页的数学论文其实很常见,但这篇毕竟是乔泽的论文。 彼得·舒尔茨读过乔泽最近所有的论文,最长的还要属论证质量间隙假设的论文,也不过才八十多页。 能让乔泽用两百多页来论述的任何数学问题,都会让人很有兴趣。 将还在发热的论文装订成册,目光顺便扫过了作者栏,然后便看到了第二作者爱德华·威腾的名字。 彼得·舒尔茨下意识的撇了撇嘴。 怎么说呢,对于爱德华·威腾的数学跟物理水平,彼得·舒尔茨还是很佩服的。 但这次爱德华·威腾拿到诺奖的理由…… 简直就是托乔泽的福气捡了个诺奖。 然后便成为了历史上同时获得诺奖跟菲尔兹奖的第一人,这多少有些投机的嫌疑。当然也跟这家伙之前的成功有关,当时整个都在为了乔泽的理论而疯狂,但毕竟是他的团队最先计算出了证据,但依然让人感觉不忿。 现在又在这种全新的代数理论论文上署名,便宜都快被占尽了。 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愤懑的情绪之后,彼得·舒尔茨便将注意力放到了论文本身上,嗯,先随便看看摘要,明天就是圣诞节了,今天可是平安夜,人生不止是学术研究,家庭也很重要,更别提他还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所以审稿并不急于一时。 “本文探讨了数论领域中交织性的第一性原理,并以基础概念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了数论中的交织性。根据素数定理??(??)~??/ln(??),我们分析了素数??在区间[1,??]中的分布情况。并讨论了模运算 mod??modm在数论中的应用……为理解数学领域中的更广泛的互动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看完摘要,彼得·舒尔茨又决定再看看正文,反正花不了多少时间…… “引理 1:模运算的基本性质……” …… “哦,爸爸,今天是平安夜,我跟妈妈已经等了你很久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