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节 (第3/3页)
于豆豆来说,它的目的也达到了。 正如决策树模拟的结果,一个科学类大奖必须要先在学术界引发极大讨论,然后蔓延到普通人的世界才是正常的。毕竟先被普通人讨论的那应该是金鸡奖又或者奥斯卡奖。 因为想获得学者的认可远比征服普通人要难的多。 所以乔泽自然科学奖的热度必须现在学界内部被炒热。 经过豆豆的一系列谋划,目的顺利达成。 借助瑞典皇家科学院跟诺贝尔奖在普通人群中间的庞大影响力,许多记者都注意到了这篇文章,并开始纷纷转载。 而当人们看到这篇文章,必然会激起好奇心,想要深究更多。 谁家搞了个什么奖用ai来评审啊?还能让诺贝尔奖的运营方都感觉这么紧张?学术界又发生什么事了? 只要有人有了好奇心,在这个谁都可以当媒体的年代,无数人就坐不住了。 不止是那些如同苍蝇般盯着各种热点的记者们,还有无数的自媒体人,都开始敏锐的注意到了其中有故事。 如果再加上互联网上本就有具备意识的人工智能在推波助澜,几乎没用多少时间,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便在普通人的世界都火了起来。 “克拉福德数学奖?真有这个奖吗?” “废话,传说中的小诺贝尔奖啊!” “离谱了,这个奖竟然没给乔泽?哦,科学院院长亲自改的?还能这么玩?” …… “人工智能评奖?没听说过啊,之前的科学类大奖都不是推荐制吗?” “哈,孤陋寡闻了吧?去看西林数学研究所的官网,有关于乔泽自然科学奖的链接,据说乔泽跟他女朋友捐赠了五十亿成立了一个乔泽奖科学基金。奖金要比诺贝尔奖还多一点呢,而且全程由人工智能控制,推荐制还改成了自荐制跟邀请制。” “那得去瞅瞅,兄弟发个地址呗。” …… “华夏的数学已经这么强了吗?那个乔泽一万三千多分,另一个数学家我在网上搜了一下,也很厉害啊,才五千多分?” “必然的,你不看那个乔泽这两年获得了多少成就啊!这还是最近证明了哥猜,还没列进去呢。” “涨见识了,我一直以为华夏数学方面没拿过什么奖是因为数学很弱呢,啥时候出来了这么厉害的牛人啊?!” …… “这个克拉福德奖有病吧?这么悬殊的分数差距,是怎么把两个人放到一起拿奖的?” “别提了,听说最初今年只有一个人获奖,就是那个法国人。后来压力太大了,才把乔泽加进去,然后就是两人了。据说院长安德烈选择走极端,就是因为这个评奖的事。” “我早就说了,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黑幕!” …… 虽然热点横空出现试,也许每个人关心的方向不一样,但只需要恰当的引导最终会回归到所需要的方向。 在这方面豆豆显然是行家。 尤其是当国外的无数讨论被人转回到国内,华夏网络上无数人也开始针对诺奖跟乔泽自然科学奖的讨论,豆豆也终于可以心安理得的出手。 这是对方先不讲武德,开始对普通人洗脑的。 这个时候,豆豆的网红气质就能用上了。 首选依然是微博。 甭管这个发布渠道是否正经,但影响力够大就完了。 “据说最近有国外某毫无公信力的网站质疑豆豆,豆豆太委屈啦。只能被迫站出来解释两句。第一,为什么我们要设计乔泽自然科学奖呢?当然因为传统的评奖模式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了。 更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科学类大奖(包含诺贝尔奖)的评审规则已经跟不上广大人民群众持续增长智商的需求了。学术的确有高门槛,但评审过程不该对普通人设置高门槛。”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