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节 (第2/3页)
头。 从当时记录的实验过程就能推断出,当时的莱特兄弟大概压根没想过从指导后世飞机设计的伯努利原理中汲取养分灵感。 凭借的大概就是凭啥鸟都能飞,咱不能飞的勇气。 同理最早的船只就是一个简陋的木筏,当时的人也不可能通过阿基米德原理,准确的计算出船的具体排水量多少,又能载重多少,全凭经验。 太阳能技术则是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换阳光为能量的过程的启发。 当然更深沉次的科技也有,比如现在大行其道的数字技术就是基于数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而非直接模仿自然界的现象。 两者之间的对比大概就是后者明显更靠谱。 因为飞机真可能从天上掉下来,轮船也可能半路漏水沉船。 虽然几率很低,累积起来也是个大数字。 如果真如乔泽跟洛特·杜根说的那样,人类掌握了如何利用引力,可不止代表着航空航海等等工具安全性的增加,更代表着不再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来维持动力。 未来人类也不再需要花费天大的代价去发射火箭,探索外太空。 甚至能够如同科幻电影中那样,在空中建设出一座城市,利用通过控制万有引力方向运行的无绳电梯进行连通。 甚至宇宙级飞行器将能直接从地面起飞,进入外太空。甚至在外太空建设大型建筑也将不再是梦想。 什么空间站? 围绕地球的太空度假城,顺便做些太空试验才是不二选择。 至于更远的,载人宇宙飞船远离地球,开始正式探索太空这种事情,爱德华·威腾懒得去想。 就像洛特·杜根说的那样,他们都已经老了。 哪怕坚信这些事情肯定会实现,他们能否亲眼看到也要打上个问号。 但如果能在离世之前,找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原理,对于他们这样的科学家而言,也是幸福。 至于这方面的突破会不会让自家的支柱高科技产业之一,庞大的波音公司成为时代的一滴眼泪……说实话,这些爱德华·威腾并不太在意。 没人能阻挡时代的巨轮向前滚动。 …… 好在飞机抵达西林的时间是上午,出了机场,爱德华·威腾用早已经准备好的纸条,上了一辆出租车,然后顺利抵达西林工大。 没人接机多少显得冒昧了些。 以爱德华·威腾的资历,前往世界任何地方跟人会面,组委会都不会有任何怠慢,但在这里没有任何优待他反而觉得是正常的。只站在纯粹的学者角度来看乔泽目前取得的成就,还真应了那句话。 所有的奖项应该以乔泽愿意参与颁奖仪式为荣。 不管是菲尔兹奖、诺贝尔奖又或者科技超越奖,都已经不足以衡量目前乔泽对学术界的贡献。 就好像当人们提到牛顿,首先不会去想到牛顿获得了什么奖项,而是牛顿第x定律。 如果不久的未来出现一个以乔泽的名字命名,规格甚至超越诺贝尔奖的科学类奖项,爱德华·威腾也半点不会意外。不管是在学界的地位,又或者这个名字本身代表的影响力跟财力,都足以支撑一个乔泽奖在这个时代发光发彩。 但最重要的还是乔泽今年才二十岁。 他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刷新自己创造的记录。 甚至有充足的时间在自己发现的理论指导下做出许多东西来补全这个世界的短板。 爱德华·威腾并不知道乔泽是出于什么目的,在研究学术的间隙,开发出了“材料逆推模型”这样逆天的技术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