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节 (第2/2页)
理智对于贪欲的把控。 但在这一点上,很少能有人能跟人工智能比。 就好像炒股。 哪怕严格制定了止损线,但只要止损线没成为制度,一般人都很容易将这下限跟预期一再下调,直到满盘皆输。 这也是豆豆的绝望希望循环论基础。 “哎,威腾教授刚从回来,就听到了这个消息。说实话,我们并不相信发言人的那套说法。我们探讨材料模型……总之,如果你需要的话,我们愿意联系更多的人帮你发声。”洛特·杜根艰难的说道。 在他们看来,这绝对是个很愚蠢的行为。 说实话,国家科学基金会跟总统科技顾问办公室共同推出了一个关于计算材料学的项目,大家都是相信的。 计算材料学本就是一个新兴的学科。 以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大型计算机机群为载体,来计算得到材料的微观结构、理化性质、性能表征参数等数据为目标的一门交叉学科。 这项学科的终极目标大概就是构建一个现在华夏正在使用的材料学模型,利用超算来完成大部分实验室工作,从而缩减新材料的研发时间跟投入,让一切变得更加简单。 但美国这块的研究还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 要说乔泽盗窃了他们的成果,这话学界是真不太相信的。 尤其是站在洛特·杜根跟爱德华·威腾的角度,他们还希望能继续跟乔泽这边的西林数研所交流下去,甚至能更深入的交流更好。 这个抄袭说蹦出来,这就让人脸红了。 “不必。” 乔泽再次说道:“如果你们只是想聊这些的话,我觉得没有必要说下去了。如果你们依然觉得愧疚,就给西林数研所主办的期刊《数理新发展》投稿两篇高质量论文吧。” 乔泽这个邀请让对面两位大佬同时愣住了。 尤其是洛特·杜根,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好。 毕竟他好像还是《数学年刊》的主编。 严格来说,《数理新发展》的定位,是要抢《数学年刊》的风头。 不过乔泽亲自约稿,而且是在这种时候,不答应下来,似乎显得今天的道歉很没有诚意…… “《数理新发展》我有订阅,但好像目前发表的都是中文论文……你知道的,乔教授,我们不太懂中文。” “《数理新发展》是中英双刊,中文部分我找人帮你们翻译跟润色。”乔泽言简意赅的给出了解决方案。 没办法,《数理新发展》是要办成世界级顶刊的。 但目前为止,还没收到过几篇华夏之外学者投的论文。 偶尔有,质量也无法达到。 现在《数理新发展》的论文基本上全靠西林数研所的关于乔代数、几何的相关论文撑着。 下载量其实还挺高的,引用量也很可观。毕竟现在这个全新的数学研究方向,西林数研所是绝对的权威。等到未来关于超螺旋坐标系跟量子蕴含理论的论文出炉,效果大概会更好。 在其他人看来,已经对这份期刊的发展很满意了。 毕竟创刊才几个月。 而且全世界对于乔代数、几何以及超螺旋坐标系、量子蕴含理论的都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人都还在学习过程中,这个阶段收不到高质量论文是正常的。 对于动辄已经运营几十上百年的学术期刊来说,才几个月的《数理新发展》还如同一个婴儿。 按照计划,大概两年后投稿才会逐渐增多。 因为那个时候乔代数几何大概也成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方向了。相关论文能发在《数理新发展》上,才算是权威认可。 但乔泽还是觉得慢了。 同时乔泽还认为如果一部理学期刊,全是单一方向的内容,也很难说是成功。 所以有了机会,他是不介意拉一些大咖来发稿。 同样是简单高效的交换。 既然你们心怀愧疚,那么用高质量的论文,来换取原谅,对于双方来说都非常划算。 “那……我正好近期有篇文章。”洛特·杜根犹豫了片刻,然后看向身边的爱德华·威腾。 爱德华·威腾无奈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学生的论文可以吗?” 虽然这并不在计划之中,但乔泽既然开口了,今天这种场合拒绝,就显得专门发视频道歉,像是在作秀。 “只要高质量论文,你们投的论文我会亲自审核。”乔泽点头道。 庞大的压力顺着网线传递到了大洋彼岸,当乔泽这句话在房间里炸响,两人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眼神中的无奈。 这意思大概是虽然是约稿,但如果质量不达标,一样会打回。 打回其实也无所谓,会不会对他们的学术水平有质疑?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