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第2/3页)
束尾或辫子。宁和读书写字,她就在一旁晃来晃去,偶而抬头,就能看见小姑娘脑后的小辫子雀尾似的一点一点,灵动可爱,看得人心头也跟着轻松雀跃起来。 宁和抬起头望了眼远方的天际,轻轻叹了口气。 待的此间事了,定要尽快回去看一看。 那竹楼并不算难找,两人沿河走了有十来里,翻过一座小丘,就远远见到了前方岸旁两座青色的竹楼,一左一右,分立在河两畔。 “到了。”祁熹追说,“我先上去看看。” 话音未落,整个人便纵身而起,几下朝着竹楼方向去了。 宁和连忙跟上。只是她到底要比祁熹追慢些,赶到楼下时,祁熹追已经进去了一回又出来了。 第四十六章 金河昭昭, 银苇灿灿。两栋青色的竹楼对立河畔。 与金光璀璨的河水,和那碧玉为杆、白银为絮的苇草不同,这竹楼看上去简陋、陈旧而平凡。楼上成排的竹管有的已褪成了枯褐色, 有的长出了斑点的黑痕。 但那竹管又排列得十分密而整齐, 横竖都有章法, 并不能说丑,反而有种工艺般的特殊美感。 成片的银白苇絮将竹楼包裹着, 像夕阳下镀上了金光的云朵。 “此间为火楼。”祁熹追站在楼上,黑色的袍子搭在竹栏上,朝下望着宁和。 宁和说:“那我当去对岸那间。” 祁熹追点了一下头,道:“小心些,勿碰河水。” “我知。”宁和应道,“那我去了。” 她转过身,小心地走过岸边的苇丛。银白的苇絮高至腰际,擦过袍袖时发出些细细的声响,倒像穿行在真正的苇草中一般。 宁和记着祁熹追的话,不去碰河水。好在中间的金河并不宽,以宁和如今的修为, 轻轻一跃也就过去了。 可当她跨至河水半空时,忽觉下方有一股无可抵挡的极强吸力猛地自河中传来, 宁和一惊, 却竭尽全力也挣脱不得, 避无可避,一下坠了下去。 “噗通”一声,金水四溅。 岸边传来祁熹追的喊声:“宁和!” 烫——这是宁和的第一感觉。像落进了一锅滚水里。好在她如今已是结丹修为, 烫虽烫了些,倒也不至于全然无法忍受。 听见喊声, 还有功夫回过头,冲已经掠身至岸边的祁熹追回道:“我无事!熹追莫要过来!” 祁熹追停在岸边,眉头紧拧着望着这边。 宁和冲她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事,一边提起衣摆,淌着河水朝另一岸走去。 这金河并不深,踩进去也只没到膝盖。方才落水时,宁和下意识举起袖子遮住了面部,因而她头脸都无事,只是下摆鞋袜全都湿透,身上也溅了不少。 走了几步,宁和发觉脚下不止滚烫,还像是踏进了泥沼之中一般,每走一步,将腿从金水中拔出来都要耗费许多力气。 她能感觉到祁熹追的目光就追在身后,于是尽力将每一步都走得平稳。 终于到了岸边,迈出最后一步后宁和整个人晃了晃,气力耗得太多,双腿又胀痛不已。她原地歇了片刻,才朝着竹楼走去。 一直走到楼下的竹梯旁,宁和回头看了眼,见祁熹追已经不在对岸了,才有些疲惫地扶着竹栏在梯旁坐下来。 那金河水除去滚烫外,还带了种奇异的附着之力。金水溅至何处,便在何处晕开,将周围一整块都染成金色。宁和身上这件白袍子几乎被染成了件亮闪闪的金袍,那金色还极均匀服帖,染在袍子上,就像是庙里佛像身上的镀金般光洁自然。 宁和感到脚掌至膝下都灼痛得厉害,一坐下来便撩开衣袍,将靴袜都脱了下来。甚至不用去看,只消摸上一摸,就知已肿成一片,叫她在褪去鞋袜时很废了一番力气。 红肿的皮肤裸/露出来,宁和从怀中掏出之前祁熹追给的那绿瓶子,挖出药膏为自己涂上。 那瓶子瞧着不大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