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探监 (第2/2页)
在大牢门口等了一会儿,程夫人在狱卒的带领下走了出来。姜云明看着程夫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谢谢你了云明,也算是了了伯母的心愿。” “举手之劳,还有什么愿望吗?”当着狱卒的面姜云明没有把话说的太明白,但是程夫人也懂。 “没了,能做的没有,有的做不到。”程夫人叹了口气。“今天谢谢你了,伯母有些累就先回去了。” 送着程夫人走出了大牢,看着程夫人上了马车姜云明才朝着宫里走去。 李二还在处理着奏折,大部分都是蝗灾进展的报告,虽然烦不胜烦但是李二还是要耐心处理。 宫女送上了糕点和茶水,看来也是摸清楚了姜云明的习惯和李二的态度。 “今天在大牢外遇到了程伯母,我带她进去了。”姜云明坐在案下喝着宫女倒的茶。 李二手中的笔停滞了一下,良久之后才开口道:“无妨,也算是你应该做的。” “崔思安说的和我想的不太一样,他说那事儿不是世家掌事人的主意,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个朕知道了,他还说别的了吗?” “没什么有用的东西了,再就是崔思安说他的命不想别人做主。” 李二放下了手中的笔,抬头看着姜云明说道:“你答应他了?” “没有。”姜云明看着李二。“不过若是可以的话送他一程吧,算是茶园的答谢。” 李二没有说话,又低头批改着奏折。 见李二没有接话,姜云明没有再提起,反而说起了别的事情。 “赈灾何时能结束?云明这里还有些事情需要人手和地方。” “怎么了?”李二问着姜云明,在他看来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如今的蝗灾,他不知道姜云明还要做什么。 “红薯爬秧之后可以采秧再种,相当于一个种子能长成两株红薯。”小时候姜云明上自然课的时候做过这个,当时老师让每人都摘一段红薯的秧放在水杯里养着,不长时间过后断面就能长出根系。 “还可以这样?”李二的三观再一次被打破。“这样不会对原秧苗的产量有影响吗?” “去年实验了一些都成功了,产量也许有所减少但是基本没影响。” “那就好。”李二很振奋,高产量的红薯是他心心念念的事情,他想让红薯早早的脱离育种阶段让全天下都能种上并且吃上。“田家村的人手不够吗?” “够,但是不能用。人手只是很小的一方面,最主要是地的问题。” “地?去年不就在田家村种的红薯吗?” “就是因为去年种过了,之前和您说土豆和红薯极为伤地您没忘吧?红薯和土豆都不能连续两年种植,今年又是蝗灾,如果再把红薯种在田家村云明担心今年村民的粮食不够,所以主要是想找您去找些地,人手比较好安排。” “什么时候要?” “越快越好,现在已经能分秧了。不过要等蝗灾彻底结束了,现在建造大棚已经不合适了,不建造大棚的话蝗虫就会把秧吃掉,您记得蝗灾结束之后尽快分好田地和人手。”姜云明也不知道蝗虫吃不吃红薯苗,不过人和牛羊都吃想来蝗虫更加不挑食。 “朕知道了。” “那云明就先回去了,今天进了大牢回去洗个澡去去晦气。”目的达成的姜云明起身朝着殿外走去,至于崔思安的事情那就看李二怎么想了,自己也只是随口一说而已。 自己两次遇险都有崔家的影子,能和李二说句话就不错了还想怎么的? 没有去管外面到底怎么样了,姜云明回家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反正该做的都做了,田家村本来就有着不少的鸡鸭和猪,受蝗灾的影响本来就比外面小,虽然很有限,但是在姜云明的发动之下人参与到捕捉蝗虫的行动之后就好了不少,更何况自己府中还有粮食,虽然不够田家村丰衣足食的渡过这一年但是最起码姜云明可以保证田家村不会有一个人饿死。 看着蝗虫过境之后的千疮百孔,姜云明不由得叹气。自己在后世的时候从不少方面听说过蝗灾的危害,但是真到了亲眼见识的那一天仍然很震撼甚至是恐惧,漫天密密麻麻的蝗虫如果让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了怕是要原地爆炸。 李承乾在蝗灾之后第一次出宫,他最近被李二压的很紧,这等灾难是很难遇到的,经验更是宝贵。 李承乾给姜云明带来了一个消息,想来应该是李二授意的。 崔思安死在了大牢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