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北疆的未来 (第2/3页)
以和北疆豪强动手,只需寻到借口就行。 但他没法对鲁县赵氏出手,一旦出手,天下读书人,甚至天下百姓都会哗然。 读书人金贵的年代,赵子这等远古圣人,便是神灵般的存在。 天下读书人会鼓噪,会咒骂杨玄。 天下人会觉得杨玄不尊重知识,不尊重神灵。 赵氏能存在多年……说实话,你要说这些年来当权者没想过对赵氏动手,那是不可能的。 可没法动手啊! 赵氏看似一家,可赵氏的身后,却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一群人。 这群人叫做:既得利益者! 他们通过读书获取了进入特权阶层的入场券,就会自发的维护赵氏的威严。 面对着这么一群人,哪怕是暴君,也得忌惮几分。 “远古时期,部族中的智者掌握着最为丰富的学识。他们会在族中选择一两人来传承自己的学识。这便是最早的师生。” 杨玄没有呵斥,没有大怒,让外面的姜鹤儿失望的叹息一声。 韩纪担心这个暴躁的少女会动手,“要不,给郎君弄杯茶水吧!” “也是!” 姜鹤儿去寻地方泡茶。 总算是走了。 韩纪眼中闪过兴奋之色,心想,借此机会,若是能拿下州学的几个教授,再把刺头挑出来,几年后,就能把州学化为北疆官员的摇篮。 “最开始,文字记录在龟甲和兽骨之上。那时候乌龟多不胜数,兽类也遍地皆是,于是,学问便这么积累了下来。等到了发明纸张之后,学问就开始普及了。” 甲骨文的时代,能读书的都不简单。 而纸张时代,读书人的出身再度往下调整了一番。 也就是说,知识的传播和读书成本有着直接关系。 读书成本低,那么读书人就多。 另一个世界,相对廉价的纸张,和大规模培养师资力量这两项,成为了教育普及的催化剂。 “当今,各州都有州学,州学每年都会选拔数名学子前去长安应试,中者寥寥。说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毫不为过。也就是说,州学绝大部分学生一生都与科举无缘。” 一番话,把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发展说的清清楚楚的,又自然而然的把当下州学的处境分析的格外透彻。 绝大部分学生此生都没法越过科举这一关! 所以,锅,不能乱扔。 “当然,是人都有侥幸心,觉着,哪怕我学业不佳,可说不得运气好考中了呢?就算是你有这等境遇,那么,我想问问,读书为何?” 这个问题,被杨玄重新抛了回去, 王厚笑了笑。 然后心中一凛,觉得自己有些得瑟了,若是被杨玄顺势呵斥处置…… 他看了杨玄一眼。 杨玄的目光,压根就不在他这里。 而是看着……虚空! 仿佛那里有无数辛辛学子在倾听他的讲话。 一个王厚,对于他而言,就是一只虫子,不值当耗费心神去琢磨,甚至不值当去愤怒。 “读书为何?”杨玄重复了一次问题,“读书,首要明理。” 也就是树立正确的三观。 “读书,要读出用处。每个读书人想来第一个念头便是,我读书,是为了做人上人,是为了做官,这一点,无可厚非。” 王厚笑了笑,举起手。 “说!” 杨玄颔首。 王厚说道:“可如今出仕一途被断,我等无可奈何。” “是啊!如今长安不许北疆籍贯的学生参加科举,咱们读书为何?” 杨玄压压手,等安静后,继续说道:“读书,当立志。也就是说,你等为何想为官?是为了钱财,是为了做人上人,可有为国为民之心?” 学生们默然。 “嗯?” 杨玄轻哼一声,“读书,只为一家一姓牟利,只为自己牟利,只为自己的一己之私奔忙,这样的学生,要来何用?” 他说的平静,可这话,却宛若惊雷。 “郎君!” 姜鹤儿端着一杯热茶来了……天知道她是从哪弄来的。 杨玄接过,喝了一口,润润喉咙,觉得这个秘书果然好用。 姜鹤儿飞快的看了学生们一眼,有些眼巴巴的期盼着……谁要动手呀! 赶紧吧! “一门心思奔着科举而去,有谁想过立足于当下,立足于北疆?” “你等若是一心为国也就罢了,那么便是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