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出去 (第3/3页)
,可好歹平民也有些。 这就给平民逆袭提供了机会。 虽说少。 但总算是开了一道缝隙。 “学校和科举是最大的善政!” 直至执掌陈州之后,杨玄才深刻理解了科举对于中原的重大意义。 他此刻站在州学门外。 韩纪点头,“就说老夫,若是千年前,老夫这等出身休想出头。故而提及武皇,老夫总是充满敬意。” 科举乃是前朝发明,不过彼时社会环境僵化,平民就算是能参加科举,也只是陪杀场。 直至到了武皇时期,科举才正儿八经的成为大唐取士的渠道。 州学教授汤伟急匆匆的出来,见到杨玄,松了一口气,行礼,“见过国公。” “在闹腾?”杨玄指指里面。 站在这里,隐约能听到嘈杂的声音。 汤伟苦笑,“国公赎罪。从国公与长安闹翻之后,长安就断了咱们科举之路。州学出来的学生,竟然只能留在北疆……” “等等!” 杨玄打断了他,“只能留在北疆,你的意思,留在北疆不妥?” 老夫竟然口快了,该死……汤伟苦笑,“许多学生家中殷实,读书的目的都是为了为官。长安乃是他们心中的圣地,不能去长安科举,读书便成了鸡肋……” “明白了。” 杨玄点头,韩纪说道:“郎君执掌北疆后,北疆学子出仕颇多。他们这是不知足啊!” 这话杀气腾腾的,汤伟心中一跳,“国公,毕竟都是年轻人。” “去看看。” 杨玄不置可否的道。 “那些年轻人就喜欢闹腾,国公莫要……” 汤伟跟在杨玄身侧,化身为妇人,喋喋不休的念叨着。 若非看在他年岁不小的份上,忍无可忍的杨玄定然会一脚把他踹出去。 杨玄之前,北疆学校招收的学生并不多,比如说县学,不过三五十人罢了。 杨玄开始关注教育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扩招,让县学成为有教无类的地方。 州学却不好弄。 要想去长安科举,就必须通过州学……也就是说,州学是人生的一道门槛,类似于另一个世界的高中。 但这个世界的州学,学生不过六十人。 不是杨玄不想扩招,围绕着州学,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好弄。 故而他让李文敏执掌陈州州学后,依旧进展艰难。 按照李文敏的说法,除非重起炉灶,否则州学的革新就像是在烂泥潭中行走,无比艰难。 “烂泥潭吗?” 杨玄吩咐道:“让李文敏来。” “是。” 杨玄进了学堂。 前方就是课堂,嘈杂的声音席卷而来。 “当初武帝视察北疆学堂,曾说学子乃天之骄子,天子门生。可如今我等却只能蛰伏在北疆。” “不能科举,那读书何用?” “我阿耶都说了,准备一家子搬到关中去,把户籍都迁徙过去,如此,我便能去长安科举了。” “艹!你家竟然能把籍贯迁过去?” “哎!诸位诸位。” 一个有些清朗的声音传来,等课堂内安静后,就听此人说道:“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北疆学生数十年之内,应当没法参加科举了。” 课堂内叹息声不断。 “如今就两条路,其一把户籍迁徙到别的地方去。其二,便是放弃读书,继承家业。” 杨玄微微偏头,问道:“此人是谁?” 汤伟哆嗦了一下,“王厚。” “不厚道!” 杨玄丢下这句令汤伟胆战心惊的话,缓缓走了进去。 “……我等可去节度使府请愿,请秦国公……” “不用请了,我在此!” 杨玄站在门内,负手看着学生们。 和县学的有教无类相比,州学依旧是往来无寒士的格局。 学生们维系着方才各自的动作,僵硬了一般。 杨玄走上了先生的位置。 方才一直在打盹的先生惶然起身。 “出去!” 杨玄指着外面。 先生面如死灰。 杨玄看着学生们,“说的是你等!谁不想在州学就读的,出去!”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