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_第577章 歪主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7章 歪主意 (第1/2页)

    赵桓看着眼前的地图。

    已经是征服党项的第七个年头。

    那一块地,原本就是属于华夏的。

    例如平西府之前叫灵州。

    党项人从高原地带迁移下来,趁着宋朝不作为占领了这一块地方。

    能发展起来,是因为这里是一块物华天宝的好地方。

    尤其是兴庆府到横山一带,有“塞上江南”之称。

    风光秀美、土地肥沃,粮食产量极高。

    自灭掉夏国后,他就派了陈敷去河套,在那里潜心发展农业。

    等如今唐恪到河套的时候,那里已经是大宋粮产量可以与江南媲美的粮仓了。

    河套的粮食不仅仅为给驻扎在沙州等地的西北军提供了军粮,同时还运输到陕西,供给长安。

    自唐以后,关中凋零。

    河套的治理,对改善关中的疲惫也起到了部分作用。

    朝廷在长安和兴庆府修建的公路三年前就投入使用中,大批大批粮食来往其间。

    长安也愈加繁荣起来。

    这十年,西北的人口成倍增长。

    道路和粮食储备的设施得到改善之后,只要战火不烧过来,粮食危机算是彻底解决了。

    所以啊,对高昌的冒犯,国内主战的声音绝对是主流。

    底气足,又有巨额的商业利润摆在面前,再加上朝廷提出了光复汉土的口号。

    连陕西的乡村墙壁上都写着“光复汉土”的字样。

    村头的老人们更是以自己家里有人参军而光荣,在闲聊的时候,成为最大的谈资。

    民间各界人士,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以及自豪感。

    进入到四月,辽东的官员在走马上任的路上,也算是给辽东的局面做了一个交代。

    除了朝堂上有大臣弹劾李崇光在辽东杀人不眨眼以外,倒也没有别的麻烦事了。

    朝廷的重心开始慢慢转移到西北。

    无论从边境安全,还是从商贸,以及交子发行的角度来看,打下高昌,继续往西边征服,都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更何况,赵桓还打算一路推到天竺,和李宝在注辇的海军成南北夹击之势,让天竺彻底接受王化的洗礼。

    饮马恒河!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进行着。

    枢密院从二月便开始筹备军粮。

    担心河套原本的粮食供给体系因战争受到影响而牵连到西北粮价,虞允文向赵桓提议从中原和江南调拨粮食,进入到西北,做好储备。

    两个月前,高昌国几万大军在揽月军的铁骑下全军覆没的消息令高昌王毕勒哥焦虑不安。

    据探子回报的消息,高昌国内分出了两派,一派是主战的,一派主和。

    主和派认为宋朝乃是天朝上国,宋军铁骑天下无敌,高昌绝不是对手,当俯首臣称,年年上供。

    主战派则认为宋朝皇帝贪得无厌,并不仅仅要高昌国称臣这么简单,他要彻底灭掉高昌国,凡有识之士,皆要反抗宋朝皇帝暴政。

    这一日,赵谌刚吃完中午饭,便让赵昚来见他。

    “赵昚,如今西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