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1章 还是半夜吊起来最合适 (第6/7页)
才是真的有苦说不出。 “长公子有没有起?”他随后又向卫士问了一句。 卫士回道:“长公子已经起了,刚才练了一通剑法,这会又回房去了。” “让人备些精致的早点,我亲自给长公子送过去。”杨阜向卫士吩咐了一句。 领了命令,卫士飞快的跑着离去。 不过片刻,就有侍女给杨阜送来了早点。 看了一下早点,杨阜还算满意的点了点头,吩咐侍女:“你们都跟着我去见长公子。” 侍女捧着早点,跟在杨阜身后。 来到曹恒住处门外,杨阜问道:“长公子起了没有?” 房间里传出曹恒的声音:“已经起了,是不是杨刺史?” “是我。”杨阜回道:“我令人给长公子备了些早点,还请长公子享用。” 曹恒的声音再次从房间里传出:“杨刺史费心了,先进来再说。” 轻轻推开房门,杨阜走进房间,只见曹恒正坐在桌边看书。 “长公子这么早就起来看书。”杨阜陪着笑说道:“难怪我听人提起,说是魏王膝下公子,以长公子最为勤勉。” “勤勉是应该的。”曹恒一副根本不在意他夸赞的神情,很平淡的向杨阜问道:“我请杨刺史办的事,有没有办妥?” “都在办。”杨阜回道:“昨天我就派出了斥候,今天晚上以前,他们肯定能够带回有关羯人的消息。至于调拨将士的事情,虽然有些麻烦,也都在着手去做,不过一个月,五千常备军就能来到长公子面前。” “一个月?”曹恒微微皱了皱眉头:“幽州这么大?调拨五千人,还需要用一个月?要是有敌来犯,等着刺史的兵马御敌,我看是整个幽州都被人拿了去,你的人还不能凑齐。” 其实从各地调拨人马,顶多只要十天,杨阜认准曹恒没有带过兵,认为他好蒙,为了不把时日说的太少,到时候耽搁了被责怪,才说成是一个月。 没想到话才说出口,就被曹恒给拆穿,杨阜顿时额头上沁出冷汗,低着头对曹恒说道:“长公子明鉴,调拨兵马虽说是十天足够,可是筹措粮草整备军需,都需要时日,所以我才说一个月。” “十天就十天,哪来这么多有的没的。”曹恒问道:“杨刺史不会是欺我年幼,所以才给我找这么多借口?” “怎么会……”杨弘赶紧回道:“长公子聪慧过人,我就算有十个胆子,也不敢欺蒙公子。” “那就好。”曹恒说道:“早点放在这里,你先去吧。我交代的事情,可不要再马虎了。” 来到这里求见曹恒,杨阜本来是想要试探,问一问有关曹植的事情。 可是几句话没说,他发现想要问的问题居然一个也说不出口。 曹恒要他退下,他连忙应了,躬身一礼退了出去。 离开曹恒的房间,杨阜抬起衣袖擦了擦额头,心里暗暗念道着,我的妈呀,这位长公子还真不是一般人,和他多说一句话,后脊梁都能多起一层白毛汗。 从曹恒的房间退出来,杨阜正打算去雁门关上看一看有没有羯人向这边靠近,曹彰和赵云有说有笑的迎面过来。 看见俩人说笑,杨阜心里更加嘀咕。 曹植还被捆在柱子上,到现在还没有给他放下来,曹彰与赵云却能说笑着像是完全没发生过这件事一样,可见他们以往是早就习惯了同样的事情。 他也不是没有见过魏王,虽然浑身流露着霸者天成的气息,可魏王也不会这么对待自己的亲兄弟。 就算是曹丕,曹铄在杀的时候,也没有采用虐杀的法子。 魏王膝下这位长公子,倒是真的了不得。 他把嫡亲叔父给吊起来,居然就像是吊着一个毫不相干的人,情绪居然丝毫没有波动,一大早还能轻松练剑,甚至接见杨阜的时候,神色中连半点不妥也没有流露出来。 想到这些,杨阜后脊梁的白毛汗比刚才又多了不少。 曹彰和赵云说笑着往这边走,杨阜躲不过去,低着头向俩人躬身见礼。 见他在这里,曹彰疑惑的问道:“杨刺史怎么在这?难不成是来替子建向长公子求情的?” ************************************************ 曹彰问起他是不是来替曹植求情,杨阜回道:“长公子威仪过人,我见到他都浑身发虚,哪还敢替四将军求情?” “我也纳闷。”曹彰笑着说道:“杨刺史要是替子建求情,怎么没有被一同吊挂上去,还能在这里和我说话。” 旁边的赵云见俩人说话,对曹彰说道:“子文将军,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赵将军不送。”曹彰给赵云回了一礼。 和曹彰一道目送赵云离去,杨阜向他问道:“三将军,我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问。” “该不该问,难道杨刺史自己还不明白?”曹彰微微一笑,对他说道:“只要不是太过的问题,我都会回答刺史。不过我也相信,像刺史这样聪慧的人,应该不会问一些蠢问题。” “那是当然。”杨弘抹着额头上的冷汗,向曹彰问道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