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2章 战争就是战争 (第6/6页)
一部分,却绝对不会给他们任何提拔的机会。 凭借着全新的人才选拔模式,这么些年,曹铄奠定了大魏的基础,也整饬了吏治,建起相对清明的吏治。 当然,他对如今实行的吏治还是感到不太满意。 曹铄很清楚,有人的地方就有徇私。 只要是人把持着权力,总会有少部分不合乎要求的人被重用。 对于这种现象,曹铄明知存在,却没有大力改变,只是时常会安排人手下去查问,一旦遇见严查到底。 大魏任用官员的法子,让许多平民子弟看见了机会。 出身卑微,为了改变命运,这些人极其勤苦。 士族子弟不肯去做的事情,只要有机会,他们必定是争抢着去办。 自从有了平民子弟被提拔为官的先例,各地百姓给孩子取名也就不再像过去那样随意。 甚至有些百姓为了博个好彩头,给孩子取名还得推算五行八卦,期盼着能够取个足以改变命运的好名字。 曹铄治下的大魏,颠覆了不少曾经的传统,给子女取个好名字,早就成了无论士族还是平民,都乐此不疲的事情。 夏侯渊追随曹铄的日子其实不算太久,至少比起早先追随的那些将军,他算是晚的。 他对曹铄的了解,也没有早期追随的将军更深。 不过提起曹铄在大魏做的事情,夏侯渊还是能说出一些堪称传奇的。 董荼那陪着他率领勇士们离开丛林的路上,夏侯渊给他说了不少有关曹铄的事迹。 有些事情,其实董荼那并不是十分明白。 他也试图追问的更清楚,可问了两次之后,他发现夏侯渊只是能把事情给说出口,却没办法给他做任何相关的分析。 不可能从夏侯渊口中问出什么,董荼那也只能听着。 夏侯渊被找到,他和董荼那率领一万勇士离开丛林赶来与姜维等人会和。 得到消息的姜维等人顿时松了口气。 先前还在怀疑董荼那的夏侯惇有些愧疚的说道:“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董荼那另有所图,现在看来,还真是我错了。” “我早就说过,他已经无路可退。”姜维淡然一笑,对夏侯惇说道:“元让将军怀疑他,只因他曾是孟获手下,其实也不能说全无道理。将军只不过没有看明白,蛮人和我们中原人还有不同。” “何止元让怀疑过,我也曾怀疑过董荼那。”老将军黄忠很坦率的说道:“他来投的实在是蹊跷,要是我们说不怀疑,伯约或许还真不信。只是我不太明白,什么是蛮人与我们中原人的不同?” “我已经说过,两位将军怀疑的都有道理。”姜维回道:“只不过两位将军是处于中原人的立场去想问题,所以才把他给想的复杂了。蛮人没有我们中原人的礼数,也没有所谓的君臣礼仪。蛮人向来崇尚强大,孟获不过是个蛮王,他手下的洞主一旦实力强盛过他,他连蛮王的位置也都是坐不稳。我们与蛮人交战数次,孟获始终没有亲自迎战,就是不愿在被击破以后,蛮王的地位有所动摇。董荼那屡次兵败,对我们的敬畏远远超出他惧怕孟获。对于他来说,我们才是真正拥有强大力量的人。即使他的族人没有被杀,来投靠我们也在情理之中,何况孟获还杀了他的族人。他与孟获,早就成了不死不休的死地!” 姜维这么一解释,黄忠、夏侯惇顿时恍然。 俩人彼此看了一眼,黄忠又向姜维问道:“伯约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从这里到孟获的洞府,据说还有不近的路程。”姜维说道:“我料定孟获不会前来迎战,他会选择熟悉的地形与我们展开决战。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率领勇士们继续向前推进,让他们真正得到讨伐孟获的好处。” 提起讨伐孟获会让勇士们得到的好处,黄忠和夏侯惇都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孟获属地的蛮人村庄只怕是要遭受一场场洗劫。 有姜维的授意,勇士们对他们同族丝毫不会存有任何怜悯。 上一会姜维出征,冲进村庄的勇士把除了女人之外的村民全都杀光,而且根本没有任何愧疚和后悔。 在姜维等人统领的勇士看来,他们都是祝融的族人,与孟获的族人向来都是死敌。 自从孟获为了迎娶祝融而兴起刀兵,两边的族人就已有了不共戴天的仇恨。 杀死孟获的族人,祝融部族的勇士怎么可能会有愧疚的情绪? 姜维正是把握住了蛮人的这一特性,才会利用他们相互杀戮。 这场战争,看似是祝融与孟获之间的战争,其实是姜维暗中谋划的一场消磨蛮人实力的战争。 他对孟获的族人采取屠灭的策略,真正下手的却都是祝融的族人。 即便将来有人提起这件事,把杀戮蛮人的罪过归到曹铄的头上,也会因为动手的是蛮人而引发争议。 姜维也很清楚,即便将来对这场讨伐蛮人的战争有再多的争议,身为主将的他,都摆脱不了屠戮蛮人平民的罪过。 然而战争就是战争,本来就是一场杀戮,又何必寻求世人赏赐个悲悯天下的好名声?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