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大学生回村搞建设_第13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第1/2页)

    “行,我回去了找人给你打听去。”

    ——

    玫瑰园旁边的商业广场初具规模,里面的商铺还没开始招商,但小区外和小区马路对面的店铺都很热闹,一年过去,这里的入住率已经很高了,小区下面的花园到处是人。

    对门的陈光山和李红梅住了几天就觉得没劲了,他们几乎把兴市逛了一遍,还去峰区旅游了,但他们嫌住市里烦。

    倒不是因为住市里买什么都得出到小区外,而是陈明发两口子经常带孩子过来。这孩子好几个月大了,之前李红梅说要去给他们带孩子,他们没要,而是让孩子外婆来带。现在不知道这两口子抽什么疯,竟然控诉起李红梅当奶奶的不帮忙带孩子。

    糟心玩意。

    陈霖一看,新家住了,市区逛了,体检也做了,就叫上陈明生一家回富华村去了。

    回来一躺在后院的躺椅上晒太阳,陈霖开始认同阿公“房子接地气才舒服”的说法。

    姑婆那还没找到合适的保姆人选,陈霖和陈明生就先买到了商铺,多亏了二表叔牵线帮忙介绍的,都是在老市区。陈明生买了个上下两层的,花了三十万。陈霖则是买了邻着的两个单层的门面,面积要大一些,花了三十五万。

    过户好之后,他们就把商铺门面贴上招租广告。

    分到的五十万就这么去了大半,陈霖银行里还有二十三万的存款,她还看上了一个门面,但价格谈不拢,于是就把钱给省了下来。

    今年过年,他俩十分低调,不打算多买一辆车,也没和别人说在市里买了商铺门面。别人一问,就说明年要种五十亩的猕猴桃。这对他们来说又是个新水果,而且起码得三年才能结果,相对于红心火龙果来说,收益慢。

    年底陈霖跟着去镇上开了一次会,有个两个村搞鱼塘养殖提高了村民收入被大力表扬,还有个村子正在种大红袍橘子,目前和富华村一样还没有收益。很多村子都没什么新意,他们的村干部或村委干部也不着急,年轻人都往外跑,剩下些年纪大的能保证村里的地种起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小盘江村委今年出了大风头,富华村更是备受关注。陈光山交上去整整三页纸的计划书,于是她和陈光山开完会后就被姚书记留下来谈话了。

    大家都知道发展旅游业的好处,现在富华村正在往这一方向探索,如果真的搞好了,那就能带着兴安镇发展起来,所以姚书记对富华村格外关注。

    他们可真是全靠自己努力,镇上能帮的几乎没有,拨款是不可能的,到处都要花钱,富华村眼看着明年要有一笔收益进账,能自力更生的先自力更生。也不对,能帮他们把各种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