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节 (第1/2页)
双方量级对等的情况下,太难了……市面上没有任何有效的武器可以应对。 除非战争事态升级,往上抬好几个等级,用卫星、侦察机锁定,然后火箭弹、战斗机、乃至短程导弹,进行打击。 “作战平台”的可控制范围只有几十公里,而火箭弹可以达到400多公里。 但这就属于不是办法的办法了……双方根本就不对等。 而且“作战平台”是车辆单位,机动性很强,还能藏在掩体后。 杨如彬对冯阳道:“你们自己反推过么?常规力量,相当量级下,如何应对‘智能机械战’?” 冯阳作为指挥学专家,摇摇头道:“我每晚都在反推,但都没个头绪,对等战斗下,‘智能机械战’能直接打成不对等战,唯一的办法只有‘以大博小’,从规则上设定‘智能机械战’一方处于全面劣势。” 比如己方有飞机、大炮、火箭弹,且不计算成本,对方啥都没有,就一辆小车车。 “电磁防护方面呢?” “作战平台有c级防护,个别位置是d级,单体无人机则a级防护,周总说足够了。”(a级最低) 很多人都知道电磁炸弹emp,但却不知道这玩意实用性极差。 电磁炸弹分为“核电磁炸弹”和“非核电磁炸弹”。 “核电磁炸弹”,是以核弹为基底的,有效范围1000公里左右。 这玩意用了,世界就乱套了,哪里可能用来对付无人机这种小豆包。 而“非核电磁炸弹”,由于能量级问题,也就是弱了上万倍吧,有效范围一两百米,而且成本极高,质量极大。 又不能单兵携带,又不能炮管发射,只能空投,是实用性非常差的技术,目前各国都没有太大的进展。 因为费这么大功夫,为什么不直接投个航弹?不是更省事儿? 只在极特殊情况下有用。 放到无人机战上…… 如果是为了解决“作战平台”,都飞到头顶了,不直接炸了就完事了,用电磁炸弹是怕人家不拖回去修么? 如果是为了解决在外工作的无人机,这本就是消耗品,你随便炸,下一批更乖。 冯阳摸了摸下巴,说道:“反倒是周总自己做了一个‘无人机反制枪’,效果很好,两公里内可以干扰无人机信号接收,阻断‘自组网’信息传递。” 正说着,那边的周瑞终于摸出了一把类似“枪”的东西,士兵们眼前一亮。 终于有个熟悉的东西了! 虽然和他们想的可能不一样。 周瑞道:“这个是无人机反制枪,可以发射电磁波和红外线,干扰无人机周边的信号传递,当然我做了硬件防护,无人机被干扰不会直接摧毁或者坠落,只是暂时混乱,但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对无人机武器。” 有战士举手道:“首长,我们也要打无人机么?我们是友方吧。” 周瑞笑的很核善:“不,是无人机打你们。” “本次演练分为四个大项,十几个小项,你们不会以为自己一直是红方吧?” 这次实战演练,不再是之前肃省那样实验性质的,组织上已经理解了“无人机”的重要性,所以演练是成体系,有规划性的。 涉及到的不同场景、不同配备、不同战情很多。 从分配上就能看出点区别,以前无人机扮演的都是蓝方,而这次,他们是红方。 战士们咽了咽口水。 再看旁边那些机械犬…… 之前还挺可爱的,现在看怎么这么冰冷…… 第578章 蓝方有话说! 第一大项:巷战。 第一场,郊区,小规模遭遇。 这处场地主要模拟郊区、村落的地形,有着钢筋水泥结构的模拟房屋,但数量不多,周围也有荒地、土沟等。 到处都是弹孔,还有以前留下的爆炸痕迹。 一个排的战士正在最后集结。 “本次演练我们是蓝方,项目是‘无信息遭遇战’,对方人员未知,武器未知,配置未知,我方的目标是击退敌人,要充分利用掩体优势,可以固守,可以主动进攻,但不能离开演练区域。” “通讯频道1是演练总指挥中心,时刻注意情况,听明白了没有!” “听明白了!” 排长暂时关了通讯,小声说道:“对面有我战友,对手大概率是那个东部z区的模范排,能不能长脸就看今天了!要是咱们干翻了模范排,回去请大家吃火锅!” 根据指令,他们迅速以班为单位散开,每个班还会再分出瞭望点、火力点等不同配置。 战士们跃跃欲试,都想会会这个“模范排”。 不少士兵从墙缝后,从窗户沿往外张望。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