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节 (第2/2页)
瑞的想法,都不用周瑞表示,他们就有一种帮周总把公司、把无人机好好宣传一下的想法。 泱妈的视频资料,放在任何企业都是很好的宣传点,并且可以用很多年。 “周总,你有什么想法,想展示什么东西,可以大胆的和我们说,我们尽可能帮您实现” 周瑞点点头,脑子里转了转,说道:“我觉得,无人机本身就是一个拍摄工具,要妥善利用,与其在地上拍一个黑点在天上飞,不如直接用无人机视角完成部分内容。” 会议结束,他们就朝着高头村出发了。 周瑞不在的时候,大江的留守人员又做了四次农用无人机实验,并且和另外两个村,有了妥善的合作,不过今天恰巧又是老地方高头村。 主要是高头村村长够热情,上次大江的人去的时候,又是送菜,又是送果子,还给几个大江的人张罗了一桌农家菜。 就差就着桌上的鸡骨头拜把子了。 这次村长也是咧着大笑脸,一早就在村口等免费劳动力……啊呸,是等自家兄弟! 看到泱妈的记者心里有些怵,赶紧回去换了件笔挺衬衫,因为他也有一个小采访。 这下他高低得拜个把子了…… 拍摄团的人在做准备,小记者在化妆。 周瑞则坐在路边的树荫下,背稿子。 白晓莺坐在周瑞旁边,看着周瑞认真的样子,突然说道:“周总。” “嗯?” “你想好了么?” “什么?” “走到台前。” 周瑞抬头看了一眼对方,这姑娘表情上看不出什么偏向。 “其实吧,走到台前也是不得已,即便没有泱妈的事情,之前以外界对我的关注度,已经算走到台前了。” “那些关注,都放在我个人身上……说实话,并不是我喜欢的方式。” “反之,如果将这些关注,引导到‘无人机’上,则会减轻放在我‘个人’身上的压力,对那些真正涉及保密的信息,也算是一种保护。关注度可能无法消灭,但却可以引导。” “引导到产品身上,引导到技术身上,用来助力无人机技术尽快铺开在社会面,也算是废物利用吧。” 举个例子,余大嘴出名吧?老婆是谁?有几段情史?家在哪里? 谁会关注?大家只关注他的产品,他的发布会,他的遥遥领先。 周瑞觉得这种程度的出名,他还是能接受的。 白晓莺见周瑞说的有趣,轻笑道:“别人求之不得的知名度,在你这是废物?” 几页纸的稿子,周瑞很快就记熟了,将稿纸放在一边: “怎么说呢?有的人靠知名度才能做事,所以知名度是他们的本体,有些人做事之余获得了知名度,属于实打实的附属品。” “当然,很可能会给你们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先提前道个歉。” “这个周总放心,就像您说的,新情况也有新的工作方法,也许反而是好事呢,如果保密工作要靠压制目标来进行,那我们也太业余了。” 拍摄……即将开始…… 第一个镜头,就是周瑞走在乡间小路,和小记者一问一答,讲解无人机的一些事情。 周瑞对着镜头说道:“我们从原始耕种进步到了现代化耕种,才养活了十几亿人,有时候不要觉得农业是很陈旧,很土的东西……其实农业上的技术变化,很多时候比城市还快,只是城市人不敏感罢了,育种、科学种植、大棚技术……” 由于是第一镜,这个镜头被现场检查了一遍,还重拍了一遍,但周瑞依旧觉得不满意。 总有一种泱妈特有的,一板一眼的味道。 换句话说,说教味儿太浓…… 周瑞想了想,说道:“我们能试试一个新方法么?” 几分钟后,周瑞站在重型卡车的侧面,离卡车十来米的地方。 摄像机以一个低角度,将周瑞、卡车、天空一起拍在一起。 周瑞对着镜头说道:“给大家看个东西。” 然后打了一个响指。 下一刻,背后的货厢外壁被打开。 几乎同时,无数的无人机,从其中蜂拥而出。 跨过天空,冲向蓝天,然后全部围绕着周瑞头顶盘旋。 周瑞张开双手,以无数无人机为背景,仿佛这片空间的控制者。 对镜头微笑道:“未来。” 第404章 专利壁垒 当天拍摄的很顺利,第一镜之后,整个拍摄团队的思路就打开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