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节 (第2/2页)
变成森罗地狱。 在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环境中,苏曳的名声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甚至是打击。 过去两三年一系列斗争中,苏曳始终掌握大义,始终在道德高处。 而这一次,不由得有人问出。 洋夷马上打进京城了,大清看着都要亡国的架势了。 苏曳的军队不是最能打吗? 苏曳的军队在哪里? 当然有很多人为苏曳辩解,苏曳被朝廷迫害。 上一次洋夷攻打大沽口,苏曳尽管和朝廷闹翻了,但还是率军北上支援,立下了大功,击败了洋夷。 结果刚刚打了胜仗,苏曳就遭到了刺杀,凶手非但没有被处罚,反而升官了。 而且皇帝亲口说苏曳是逆臣,死有余辜。 所以,苏曳不来情有可原,他现在已经辞去任何职务了,连团练官都不是了。 到这个时候,苏曳一直是受害者的角色。 但是随着皇帝北逃之后,舆论风向还是变了。 皇帝逃跑,当然臭名昭著。 但是,京城不也是你苏曳的家吗? 京城十几万人,当时在最关键的时刻,还掏尽了棺材本支持你苏曳办工厂啊。 现在洋人马上就要打进京城了,你苏曳还不出现吗? 你连自己家都不管了吗?你连十几万恩人,也不救了吗? 真正说出这些话的很很少。 但是很难挡住别人不这么想。 皇帝昭告天下,说苏曳是乱臣贼子,早和洋夷有勾结。 甚至这一次洋人大军打进来,就是苏曳和洋夷里应外合。 就是他搞的什么南方七省联盟,分裂了朝廷,分裂了大清,所以大清才不能全力以赴对付洋夷,才会有此大败。 这次洋人打进京城,起码苏曳有四成罪过。 这个言论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无数人破口大骂:“放你娘的狗屁,皇帝老儿自己没本事,打不过洋人,却把罪责推到苏曳大人身上。” “上一战,谁不知道苏曳大人直接炮轰了洋人主帅的战船?” “苏曳大人成立南方七省联盟,就是因为反对《天津条约》,反对洋人在大清的土地上作威作福。” 京城中有十几万苏曳的利益共同体。 当时,他们慷慨解囊把钱借给苏曳办工厂,儿子也在九江有了好前程。这两三年来,分红也完全到位。 所以,时时刻刻都为苏曳说话,骂战的时候,甚至恨不得撸起袖子为苏曳干仗。 “那现在呢?洋人马上就要打进京城了,苏曳在哪里?” “苏曳和皇上有仇有怨,但你们曾经借钱给苏曳,总是对他有恩的吧,他可有要来救你们吗?” “苏曳在九江的工厂,就是有很多洋人入股。” “皇上说得没错,苏曳就是和洋人勾结了。” 整个京城的舆论,完全乱成了一锅粥。 苏曳的名声,也第一次真正被动摇。 …… 而英法联军经过休整之后,再一次朝着京城而来。 十几日后! 六千多英法联军兵临城下。 作为这个国家的首都,二百年来几乎第一次,面临灭顶之灾。 僧格林沁、荣禄、伯彦讷谟祜集结军队,要进行最后的抵抗。 伯彦讷谟祜大声高呼道:“京城的老少爷们,你们睁开眼睛看看清楚,到了最关键时刻,是谁挺身而出,为大清而战?为老少爷们而战?” “是我伯彦,是荣禄大人……” “你们口中的苏曳在哪里?他在哪里啊?” “洋人就在外面,一旦杀入京城,就会烧杀抢夺,就会糟蹋大姑娘,糟蹋小媳妇。” “你们口口声声苏曳是英雄,把他当成了大救星。” “现在马上就有滔天大祸了,苏曳在哪里?之前朝廷给苏曳宅邸钉上乱臣贼子的牌匾,结果你们偷偷去给拆了。朝廷在苏曳宅子面前,树立乱臣贼子的石碑,你们偷偷去给凿了。” “朝廷的诏书,朝廷对苏曳的通缉,你们也偷偷给揭下来撕碎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