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我初恋是慈禧_第54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0节 (第1/2页)

    只不过,苏州城总共就两万人,冯子材先带走了一万人,接着张国梁又要带走五千人。

    如此一来,徐有壬守苏州就只有区区五千人了。

    徐有壬说,发逆大军又飞不过来,五千守军足以,关键是要帮助苏曳和浙江军队拿下常州和丹阳。

    于是张国梁只能听命,率军离开苏州,前来支援常州战场。

    结果到了半路,就遇到了报捷的队伍,常州已经拿下了。

    于是,张国梁转变方向,率领五千军队,进驻无锡。

    在密约中无锡是缓冲地带,双方都不得派军进入。

    而现在,太平军先违反了密约,再一次开启东征,那苏曳这边也不必遵守了。

    于是,在短短几天之间。

    苏曳的南方几省,接连收复了常州,丹阳,无锡三城。

    又过了三日!

    太平军的第一部分援军,整整三万人,已经到达常州战场。

    但这个时候,苏曳长江舰队和徐有壬的红单战船舰队,也已经沿着运河赶到了常州。

    陈玉成不敢轻举妄动。

    而是继续等待援军。

    此时的局面,就显得很诡异了。

    最重要的常州,仅有一万守军,而且还是战斗力偏弱的浙江军队。

    反而不太重要的丹阳小城,却足足有近一万五千人。

    无锡城,有张国梁的五千人。

    无锡和丹阳,距离常州都只有几十里,三城守军加起来三万人,呈犄角之势。

    而且三座城池,都在运河边上。

    苏曳一方强大的舰队,可以随时支援任何一个战场。

    次日!从湖北出发的湘军援军一千三百人,终于姗姗来迟,赶到了常州。

    苏曳军队,仅仅用几天时间,就从舟山返回了常州。

    而曾国藩的湘军,从武昌出发,却整整用了半个多月,真是离谱了。

    你走的也是水路,而且是长江航道加一段运河。

    但,来了就好,总比没来强。

    一千三百湘军,在舰队的保护下,进入了常州城。

    而陈玉成那边,依旧在等援军。

    那一边,太平军依旧源源不断进入常州战场,集结的军队越来越多。

    三万,四万,五万,六万。

    又过了三天!

    苏曳一方,韦俊率领八千赣镇绿营军,进入常州战场。

    苏曳在江西是没有掌握绿营兵权的,他唯一能命令的,只有韦俊的两三千人。

    因为韦俊是太平军的降将,只能跟紧苏曳。

    整个赣镇绿营,听从的是湘军的命令,这是之间苏曳和胡林翼之间的默契。

    赣镇总兵此时是罗泽南,是湘军大将。

    前段时间,署理江西巡抚沈葆桢命令赣镇绿营出兵,顿时间胡林翼就陷入两难。

    拒绝?那就和苏曳闹翻。

    同意?不是很情愿。

    但是,稍作思考,常州战场这边的军队越多,牵制的太平军主力也就越多。对湘军攻打安庆就越有利,所以江西布政使胡林翼最终还是让步。

    至此,常州守军超过两万人。

    整个常州战场,苏曳一方的军队,差不多四万人,外加两支舰队。

    又过几日!

    太平军的援军全部赶到了常州战场,总共八万人。

    此时,大决战一触即发。

    双方总兵力,超过十二万人。

    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