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65节 (第1/2页)
一群群士兵沿着皇城根巡逻,见到赵骏和范仲淹出来,看到他们没有穿官服走出宫门,出于职责正想上去盘问。 结果从他们身后又走出来数十名穿着常服的人,为首的把宫牌亮了亮,士兵就离开了。 “你有妻儿,我也有妻儿,散值后不回家,非拉着我逛街。” 范仲淹摇头晃脑道:“你真是闲得没事。” “怎么能叫闲得没事呢?” 赵骏笑了笑道:“这叫微服私访,体察民情。老范不是我说你,该出去多走动走动了。” “这不是在陪你走吗?” 范仲淹向远处摆了摆手,示意在门口接他的车夫回去。 宰相们的车夫要等一天,平时也很难离开太远的地方,随时盯着,防止他们临时出宫有事,也很辛苦。 赵骏与他肩并肩,身边的护卫们换上常服之后,迅速融入人群里,若有若无地贴着他们走。 他们抬起头看向西华门大街,此时的街道与十多年前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依旧是木质结构,房屋鳞次栉比,向远处排列。 工业时代虽然到来,但城市的变迁往往需要政府发挥建设作用,不然想靠居民自己改善居住条件显然不现实。 就如同二战时期日本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改革,可东京主要建筑物依旧是低矮的木制平房,给予李梅烧烤绝佳的机会一样。 此时大宋很富裕,今年财政收入可能会突破两亿。然而要把整個开封内城外城大改造,拆迁费简直是天价。 最直观的就是内城四十多个坊市,即便最外围的景福坊一套一百多平的普通二层住宅,价格也达到了一万多贯,越靠近皇宫,价格就越贵。 而这样的房子一个坊市有一百多间,如《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开封清明坊的场景,其中就有一百二十二间各种样式的房屋。 即便不算其它土地,只拆掉房屋建筑物,要动内城的一处坊市,朝廷需要补偿给百姓的拆迁费就需要多达一二百万贯以上。 若是再算上其它内城菜地、棚户、豪宅以及靠近皇城的高价值宅院,四十多个坊的补偿款简直就是无法想象。 粗略估计,拆迁款加上修建费用,把整个内城从木制房屋变成,花费估计得大宋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是差不多两亿贯。 所以眼下也只能一步步来,先花钱把皇宫扩建,再一个坊市一个坊市地改造,不敢一步到位。 十一月下旬雪已经停了,街道干干净净,除了因持续不断的阴天,少有阳光照射而略显阴霾以外,倒是阻挡不了人们的热情。 街道两侧挂满了灯笼,人潮涌动,西市来来往往的行人络绎不绝,其中甚至还有很多外国面孔,如中东客商。 “糖葫芦诶,好吃的糖葫芦。” “烤豆腐,又香又嫩的烤豆腐,只要三文钱一块。” “土豆子哦,刚出炉的土豆子,新鲜着呢。” 吆喝的声音传遍四方。 赵骏和范仲淹走在人群当中,边走边看。 “你多久没这么在街头走走了?” 赵骏问。 范仲淹听到他的话,略微皱眉,随后说道:“许有一两年了吧。” “我也是。” 赵骏抬起头看向远处道:“感觉每天好像都很忙,忙着国家大事,忙着对付外部的敌人,都没时间好好陪陪妻儿,也没时间再把主要精力关注于民生。现在西夏灭了,辽国也快崩了,你不觉得一下子就放松许多了吗?” “是倒是,所以你打算好好休息休息?” 范仲淹反问。 “不是。” 赵骏抬起头看向这繁华的街道。 天色已经暗了,万家灯火开始点亮,街头巷尾的孩子们奔跑,妇人端着从河边洗好的衣服回来,准备做晚饭,一股淡淡的蜂窝煤味飘来。 他说道:“该关注一下民生,好好在开封走走,开封是全国的中枢,如果这里有问题,那全国就不知道还有多少问题。” 范仲淹明白他的意思,苦笑道:“要不是我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我也挺想跟你一起去这天下走走。” “走吧。” 赵骏笑了笑,融入进夜色里。 从梁门出了内城,外城的秩序依旧还算不错。 除了偶尔街头打架斗殴、碰撞争吵,或者悍妇打骂以外。 这些是市井很平常的事情,每条街道都有坐班的开封府衙役会出面协调。 街区鳞次栉比,井井有条。 开封城很大,赵骏和范仲淹走一天都走不完,所以他们今天只是逛了逛西市。 远远的看了眼宜城楼和芳林园的风景,那满楼红袖招,彩带纷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