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79节 (第1/2页)
辽军大军徐徐前进,大地都仿佛在颤抖。他们的人数不比宋军少多少,同样是如海浪潮涌,浩浩荡荡地钢铁洪流涌来。 等辽军到了距离宋军方阵三里,距离保塞城池四里外,大军便已经停下。 要是以往就绝对不是这个距离。 像澶州之战的时候,辽军与宋军可是相距不到一里,要不是辽军大将萧挞凛被神射一般的八牛弩一弩爆头,恐怕辽军还敢再靠近一点。 到了这个距离之后,辽人停下脚步,紧接着耶律宗真又派来了一名骑士,过来向范仲淹下最后通牒。 既只要范仲淹答应耶律宗真的条件,那么双方就还有挽回的余地。 一旦战事开启,那宋国就万劫不复了。 范仲淹只给了一个回复——滚! 耶律宗真听到后,勃然大怒,在后方小山坡上,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随着苍凉的号角声音响彻整个战场,无数辽军士兵便在各部首领的催促下,开始继续向前迈步。 四里! 三里! 二里! 宋国火器始终没有发威! 因为“七梢炮”“九梢炮”的射程,基本都在二三百步之间,只有“十三梢炮”能达到四五百步。 而霹雷火球能够被投石车扔出一里外,是投石车安在好几丈高的城楼上。 没有了居高临下,投石车的射程会大大减少。 一里! 辽国大军越来越近,很多宋国前排的士兵已经出现了一阵骚乱,目光都紧张地看向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 “投石车准备!” 各部宋军后阵,投石车开始纷纷拉动牛筋弦,抱着霹雷火球的士兵小心翼翼地把陶罐放上去,另外一个士兵则掏出了火镰。 很快辽军越来越近,已经到了三百步左右,也就是四百二十米的样子,即将进入投石车射程范围。 “放!” 大量的宋军将领下达了命令。 几秒钟后,命令传递给投石车阵营,紧接着士兵用火镰点燃引线,随着“嗡”的一声,牛皮筋松开,再“咻”的一声,投勺便狠狠地把陶罐投掷了出去。 无数个陶罐在天空中划过一道绚烂的弧度,很多都滋滋冒着灰烟,随后精准地落入了辽国士兵的军阵里。 “砰!”“砰!”“砰!”“砰!”“砰!”“砰!” 爆炸声音此起彼伏。 有不少直接在空中爆炸,有的引线在半空中被风吹熄,但大部分陶罐都顺利落入辽军阵中,爆发出巨大的响声。 辽国军阵顷刻间引发了很多骚乱,不少士兵被炸死炸伤,还有的甚至想跑。 但辽国军法严明,各部落首领和将领纷纷弹压住骚乱,喝止士兵重新排列出阵势,然后继续向前。 没有人冲锋。 在距离三四百米就发足狂奔,体力再好的人跑到对方阵前,都已经累得没有体力,只是无畏送死而已。 所以最正确的打法,就是顶着敌人的炮火,到靠近约五十米处,再开始冲锋突袭。 很快骚乱被止住,辽军继续向前,仿佛没有畏惧死亡。 下一刻宋军第二波霹雷火球扔了过来。 山坡上耶律宗真紧张地看着这一刻,而在宋军后方,范仲淹也在望着这一幕。 辽军士兵不是悍不畏死,而是在残酷的军法下,不得不去送死。 不过好在没有成批的火炮,光靠霹雷火球杀伤力很有限,连铁片都破不开辽军的重甲士兵,更何况陶瓷碎片。 所以即便是两波洗礼,辽军还是能稳住阵脚。 片刻后,辽军就已经靠近到了二百步,他们保持着走路的速度,预计三分钟后,双方就会短兵相接。 这三分钟当中,宋军充分发挥火力优势,不断投射霹雷火球。 到一百步,双方的弓弩手终于发挥出威力,密密麻麻的箭支取代了天上的陶罐,宛如乌云一样,将天空都笼罩。 叮叮当当的声音响彻不绝! 便在此时,辽军继续往前推进,已经不足五十步。 宋军后方的投弹手,纷纷举起了手榴弹,他们能扔出去的距离,其实也就二十来步,大概三十多米。 这就足够了! 三十步时,辽军总攻正式开始! 顷刻间,随着一声令下,无数辽国士兵,如潮水一样向着宋军涌来! 而就在这刹那,后方宋军高坡之上,两门大炮,缓缓地被拉了上去,炮口发射出诡异的光,直指辽军阵地! 第231章 跑得慢,就得死! 宋辽战场,辽军展现出了同时代军队最顶尖的韧性。 耶律宗真下令,只要此战大胜,纵兵劫掠整个河北,并且所获钱币,一律用来犒赏三军。 这道命令无疑极大地激励了士气,以至于哪怕头上霹雷火球、弓弩、手榴弹等东西满天飞,也要顶着宋军强大的火力,继续前进。 反倒是宋军被辽军的悍不畏死有点吓住,一些战斗素质较差的河北军在与辽军即将正面交战的时候,竟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