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63节 (第2/3页)
立即向朝廷汇报情况。 政制院对于这个情况其实早就分析过,赵祯他们也已经提前做好了布置和准备,大批粮草和武器装备开始纷纷向河北运输,同时又抽调了一部分京城禁军带上十多万枚手榴弹,准备戍边迎敌。 历史上宋国在西北已经打了好几年,开支庞大,国库日益空虚。此时辽国再领兵前来威慑,赵祯他们认为两面作战国力已经支撑不住,这才选择《庆历增币》,换取辽国退兵。 但如今一来历史上宋国是已经与西夏打了好几年,国力消耗严重的情况下,才不能和辽国再开战。现在刚开始就结束了,宋国根本没多大消耗,自然无所畏惧。 二来赵骏来到大宋后,国力得到了增长,工商业日益繁茂的情况下,通过那刮地三尺的税收,国库现在还算充盈,暂时维持两面作战绰绰有余。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赵祯他们提前已经知道了历史。这就意味着为了宋夏战争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宋辽战争,他们从景祐三年一直到现在宝元二年,足足准备了三年多的时间。 西夏倒也准备了很长时间攻宋,可宋国知道他们准备了很长时间攻宋,所以准备了很长时间反制。有心算无心,直接把西夏的进攻打成了一次溃败。 辽国那边则是需要临时准备,宋国却早已经对辽国提防,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战争筹备就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九月份。 辽国还在筹集粮草、兵马,而西北这边,却已进入白热化。 黄土高原上的朔风呼啸,接近初冬,万物俱寂。 原本翠绿的山岗变得苍黄,青草枯萎之后,露出了那满是黄沙的高坡。 张亢率领着数千骑士,慢慢地出现在了龙安塞以北的丘陵上。 身后狄青、折继闵、周美等中级军官跟随。所有将士们都是一人双马,一匹马带人,另外一匹马带上豆料。 由于栲栳寨之战他们表现优异,几乎所有原本的下级军官,都成为了中级军官。 其中张亢的官升得最高,得到了赵骏的褒奖,又得到了范仲淹的举荐,直升为鄜延路副安抚使兼都部署,俨然已是鄜延路兵马第一大将。 他以前的官职就不低,是从五品延州知州,并且还是进士出身,现在升到从四品,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此刻张亢目光深沉,看向北面说道:“诸位,此时庆州、环州、怀德军、镇戎军、德顺军还有青塘的唃厮啰现在都已经出动,为的便是给我们奇袭后方创造时机,此战,许胜不许败,听到没有!” “是!” 众人高呼。 “走!” 张亢一声令下,率先纵马驰骋,后方上万铁骑奔腾,连绵出无数尘土。 范仲淹筹划反击西夏,不仅调动了鄜延路、环庆路以及泾原路三路十多万部队,而且还连同吐蕃唃厮啰,邀请他一起出兵。 唃厮啰是亲宋政权,素来与宋朝关系紧密,在赵骏当政之后,提出联吐蕃钳制西夏的计划,赵祯就特意遣使者前往青塘,不仅封赏唃厮啰,还赐予了他不少礼物。 双方在边境互市,在贸易、经济、文化以及军事方面都展开了深入交流,特别是大宋以前是禁止对外出口铁器,为了帮助唃厮啰政权发展而售卖了不少。 这种情况下唃厮啰非常感激大宋的慷慨,于是回馈了很多马匹。并且欣然接受了使用宋朝货币,以及将宋朝语言、文字列入官方语言文字的提议。 宋朝缺马,少数民族缺铁,两边各取所需。再加上大宋开始向唃厮啰加重贸易比例,一时间双方陷入了一段关系蜜月期。 其实唃厮啰也不是不知道这可能会造成青塘政权严重依赖大宋。 但他没办法。 青塘唃厮啰政权实际上只是青藏高原边地的一个小部落政权,在唃厮啰时期并不强大,总人口才二十多万人,全民皆兵的情况下,拥有六七万的部队。 人马看上去不少,可不管是装备还是作战力量都远逊色于西夏,因此当时西夏就时常想吞并他们,如景祐二年李元昊就占据过青塘。 若非唃厮啰奋起反抗,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于宗哥河之役大败西夏军,恐怕李元昊早已经将青塘唃厮啰政权给吞并。 所以国弱民贫显然是唃厮啰要面临的问题。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