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红年代_第4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3节 (第2/3页)

,然后又进行后续的筛选,进厂里面也要观察几年,如果符合要求就会被当做技术人员或者储备干部进行培养。

    马富强就是其中之一,马富强的家乡在黄土高原,马富强今年二十五岁,来摩托车厂已经有八年时间了。

    八年前的马富强,本来初中毕业就要去当兵的,毕竟就西北的环境来说,那里的人想尽办法的要出去讨生活,而当兵就是其中一条路,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是起码可以不在家里吃饭。

    不过命运的齿轮有时候就那么奇怪,那个时候的马富强算是整个初中里面学习最好的一批。

    因为马富强的父母从小就告诉马富强,一定要好好学习出人头地,早点离开这黄土地。

    在马富强的记忆里面,吃饱饭的次数能够数的过来,也就是大集体,刚开始那几年大家一起在大集体吃吃喝喝。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两年大集体就从顿顿干的到顿顿稀的。

    不过也就过了一两年,一种高产的地蛋(土豆)出现了,这种农作物十分耐旱,春季只要种在地里,秋季多少都有一点收获。

    然后慢慢的大集体上交的粮食数量少了,而且很多时候如果粮食欠收,还能从上面领取补助。

    初中期末这一个学期的时候,学校进行了一次期中考试,在马富强的印象里面,这一次考试非常严格。

    甚至县里面都派人来监考,虽然当时的马富强并没有察觉什么。

    考完试之后的马富强,放假正在帮家里干活,在大西北所有的农业种植,都需要看天吃饭,不管你今年收成怎么样,该投入的人力物力一点也不会少。

    马富强正在村里面后面的山沟沟里面放羊,一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整个家庭差点陷入癫狂,马富强被招成工人。

    工人这个时候在国内那就是铁饭碗,因为只要成了工人就不愁吃喝,每个月都有粮食。

    马富强不是一个人,整个学校一共有三十多人。

    马富强穿着自己母亲给自己缝制的最好的衣服,带着包袱与同学们乘坐大巴车。

    到了县里面,整个县里有接近一千人,大家打扮都差不多。

    马富强在县里面吃饭,每人两个馒头,还有一碗菜汤。

    马富强在县里面又乘坐大巴车来到了一个火车站,在火车站马富强看到了更多的人。

    大家以学校为队列,陆续上了火车,马富强一行人,大家都很忐忑,不过没有人说话,都默默的看着窗户外面,可惜是晚上。

    火车上免费发放馒头,还每人一个茶杯,可以在火车上面接水。

    就这样在火车上,到了第二天下午,火车才到了京都。

    马富强不知道是怎么到的培训学校,培训学校里面把一个地方的学生安置在一起。

    马富强只是知道当天晚上自己吃上肉了,每个人一大坨红烧肉,还有馒头以及肉汤,还有白菜。

    培训学校免费发衣服,免费发被子,并且包吃包住还发钱。

    马富强觉得那个时候自己是最幸福的,当第一个月发钱之后,马富强就赶紧把钱寄回家,这可是十八块钱,马富强记得自己一家人一年也剩不下十八块钱。

    三个月的初步培训马富强获得了实习的机会,而更多的同学们则被分到了全国各地。

    一转眼八年过去了,马富强现在已经是一名五级工了,不但在厂里面分了房子,还结了婚,孩子都两个了,大的五岁,小的两岁,都在厂里面托儿所或者幼儿园。

    马富强的爱人是一名老师,是马富强的师父介绍的。

    马富强进了摩托车厂,一直在柴油机动力车间上班,从进厂到现在,马富强每天晚上参加厂里面的免费学习班,不但拿到了高中文凭,还拿到了大专文凭。

    马富强最近几天感觉好像有什么事情,因为开始的时候师傅找自己谈话。

    后面厂里面车间主任找自己谈话。

    保卫处找自己谈话,问自己很多问题。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