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红年代_第2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节 (第2/3页)

几个车间都有津贴,飞机车间有津贴,摩托车超级跑车车间有津贴,出口给老大哥的跑车车间有津贴,大黄蜂超级跑车车间也有,维修科这边还有,突击车生产也有津贴,虽然车间已经不在了,但是刘海的津贴依然还有。

    至于具体有多少种津贴刘海并不清楚,因为发工资的时候上面只有津贴两个字,然后后面是500多块钱,还有特殊津贴。

    刘海这个工资放眼全国,那也是相当炸裂的,就是在整个厂子里面,那也是工资最高的。

    当然,刘海的工资是属于保密的,知道的人不多。

    水上飞机的浮筒,暂时采用的铝合金,这个后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采用不同的材质,比如说在海水里面可以使用橡胶或者泡沫,在淡水里面可以使用铝合金或者其他的。

    另外,还可以做成陆地与水上二合一的。

    飞机制造车间也有技术员,不过,这些技术员主要是严格按照图纸来检查制造出来的飞机。

    这些技术员对于飞机的设计以及飞机的理论并不了解,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就太多了。

    要想把这小飞机的技术吃透,需要一点能耐,所以这边的技术员准确的说应该叫技术工人按照刘海给的图纸去做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这样干起活来,大家也方便,刘海也不用讲更多的大道理,只是让大家知道该怎么做。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哪怕摩托车厂现在这样牛逼,一年也没有几个大学生进来。

    大学生毕业,现在直接就是干部身份,而摩托车厂缺少干部吗?

    摩托车厂缺少的是技术人员?

    但是摩托车厂现在的技术实力刚刚毕业的那些大学生,真的能够吃透里面的技术?

    大学生现在有多短缺就不说了,别人去做办公室当个干部多好,非要到你摩托车厂里面,成天跟机器设备打交道?

    况且干部工资在什么地方都是一样的,只能说摩托车厂的福利待遇要好一些。

    关键是摩托车厂不需要那么多的干部,需要的是干活的人。

    “这个样子就行了?”孙爱国看着眼前的这一架小飞机,感觉改变并不是很大,只是把下面的起落架轮胎换成了两个浮筒。

    “差不多了,就是要进行试验一番。”刘海用了四天就改出了一架水上飞机,把厂长叫了过来,准备让厂长找地方试验。

    实在是刘海不想在这上面多耽误时间,吊车还没有开始做,没有吊车,后续盾构机组装就不方便。

    第323章 培养一个爱好

    “这个水上飞机起降有什么要求?”孙爱国听到这话,开口问道。

    “水深半米就足够了。”刘海开口回答道。

    这种有两个浮筒的小飞机,水深半米就足够了。

    那种不需要浮筒,直接整个机身在水里面的要0.5到0.8米深。

    不过那种是采用的喷气式发动机,而且那种技术难度高,并且复杂。

    那种不单单是水密结构,更有抗风浪平衡系统,技术难度很复杂。

    “半米深,我马上去汇报。”孙爱国听到这个条件,倒是觉得简单。

    其实这种小飞机很适合湖泊,河流,沼泽,甚至是平静的海面。

    刘海这边只能启动一下飞机,看看飞机运行正常与否,没有办法起飞试验。

    孙爱国打电话汇报之后,领导一直在关心着这件事情,听到需要半米深的水作为试验场地,就决定去十三陵水库。

    十三陵水库距离刘海的老家并不是很远,不过这一次刘海没有捞到回老家,直接就跟随车队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