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 (第2/3页)
汇报,下一次说不定就会在研究上说谎。”周明成摇摇头说道,周明成也衡量过,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上次自己去查看,还在人家厂子里面喝醉了。 朱海洋摇摇头,开口说道:“随便你吧,不过我看资料上说的红薯不好吃,不应该啊,刘海给我送的有,感觉很不错啊。” “海洋,这是南北差异,这些红薯在我们这边产量低一些,好吃,在南方水分大,自然就不好吃,只要产量高就可以,大力推广畜牧业,这一次部里面验收之后,会大力推广,现在吃个肉太难了。”周明成继续说道。 “是这个道理。” 晚上刘海来上课,朱海洋这么一说,刘海就开口说道:“老师,我能有什么功劳,我就是看里面一部分长的好一些而已。” 当初刘海在种植的时候弄了一个花头,一部分航母的,一部分正常的,一块地里面就一片红薯土豆特别好,其余的都一般,不然怎么对比? 以后说起来,谁知道啊,我又不懂种植,我就是开荒种植呢? 其实刘海想多了,在这个大吹风的时代,下面报告的东西比刘海这个离谱多了去了,什么几百斤的南瓜,一百斤一个的红薯。 很多时候上面派了专家下去,才发现是假的…… 有些时候真正搞研究的一看报告的东西,都知道有问题,但是很多领导不懂这些,只要有成绩就吹…… “随他去吧。”朱海洋也点点头。 刘海先在大一办公室补课之后,又与朱海洋闲聊了一下老师的项目,这才离开。 刘海又骑着自己的挎斗车了,当然刘海出门带着枪的,头盔也有的,京都这个时候特务不少的。 第二天刘海又主动把这件事情跟孙爱国汇报了,厂长哈哈一笑:“那片地方好啊,出了多少成果了,我记得去年几颗玉米也不错,今年没有种植?” “没有,忙的忘记了。” “那就算了。” 刘海怎么觉得厂长有些闷闷不乐的呢? 原来孙爱国打听了一下,发现咱们现在已经有鱼雷艇了,速度最高可以达到42节,虽然比刘海说的要慢一些,但是已经足够快了,原本的想法就有些落空了。 刘海当然不知道这一点,回到维修科继续搞自己的拖车。 “按照道理来说4.2米就足够了,毕竟是90的挖机。” “但是从货运与道路的角度出发,这个有点小了。” 现在的道路不好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路况,第二就是转弯半径等等的,太长的话有些问题。 “就4.2米,到时候按照需求可以在后面加拖挂。”细细的思考了一下,刘海还是采用了4.2米,这样大部分山区什么也不怕了,至于平原什么的,后面加一个拖挂就是了。 “平头还是老式解放的那种?” “还是老解放的那种吧,反正车也不长。” “加空调吗?” “热空调可以,冷的就算了吧,可以在驾驶室加个小风扇。” “收音机,不要。” “液压转向助力?算了,反正现在基本都没有,小汽车倒是可以搞液压助力转向。” 刘海把需求先列出来,最后一点刘海拿不定主意,那就是上不上四驱? “弄两个版本?” “这不是要两个变速箱?” “四驱部队用好,另外川藏线也用的比较好吧?” “头大啊。” 刘海看着需求,感觉头大。 有问题找组织啊,于是刘海就拿着一张纸找到了厂长,把自己想法说了一遍。 “等等,等等,小刘你的意思是卡车还可以加长?最长多长?”孙爱国听到刘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