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年代博物馆穿七零 第59节 (第2/4页)
样了。 殷玉瑶跟着常乐语身后进了“七号食堂”,进屋往里面一看,屋子最里面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两个超大的盆和一个大笸箩,排队的人从那一直排到门口。 屋里也不像后世餐桌一样有桌子有椅子,只有一个个的凳子,打了饭的直接找个空凳子坐着就吃,若是不愿意在吃拿着回宿舍也行。不过基本上所有人都是选择在这吃饭的,毕竟一个屋八个人,回去吃饭也得端着饭盒没地方放,再说冬天又因为取暖门窗紧闭的,女孩子房间还好,男知青的屋子多半是有些味道的。而且这大冷天的,回去饭菜可能就冷了,还不如在这吃的痛快。 殷玉瑶估计都是凳子不放桌子是有原因的,这样安排可能不仅是因为地方有限,主要是为了冬天取暖方便,要是建成大礼堂似的,那得点多少炉子啊。 殷玉瑶排了两三分钟就快轮到她了,她提前伸头看了一眼,没太多油花的炖白菜和一锅带着些酱油汤色的土豆块,旁边一笸箩大饼子。 殷玉瑶把筷子拿出来将饭盒递过去:“白菜、土豆,一个饼子。” “一个饼子够吗?吃这么少?”食堂大姐接过饭盒,一边盛菜一边报价:“三分钱,一两饭票。” 满满一大饭盒菜和一个饼子,才要三分钱,别管这个菜好不好吃,但是价格确实便宜。殷玉瑶取出预备的零钱和粮票给她看了一眼,放在旁边的装钱的木头匣子里。 饼子直接放在了菜上,殷玉瑶小心翼翼地端着菜,抬头看了看,正好瞧见于燕秀朝她招手还拍了拍旁边的空板凳。 殷玉瑶赶紧过去,于燕秀伸头看了一眼,见她只买了一个饼子,也问了和打饭大妈一样的话:“就一个饼子吃的饱吗?” “这些可能还吃不完呢。”殷玉瑶吃了口白菜,又继续说道:“我中午吃饭晚,下午在火车上还吃了一个挺大的烤地瓜,这才不到五点,现在还不饿呢。” 白菜里的油不多也没肉,就那么炖的,只是农场人长期干活,口味都习惯重一点来补充盐分,所以味道对于殷玉瑶来说咸了一点。 土豆也是差不多,但是这里的土豆比往常吃的要更加面一点,夹嘴里一抿都有点像土豆泥的感觉,意外的有些好吃。 殷玉瑶连吃了几口土豆才夹起饼子咬了一口饼子,这饼子就和以前在村里吃的一样,磨过一遍的玉米面,最粗糙那种,有些剌嗓子,但是比较扛饿。 殷玉瑶本来就不饿,再加上饼子过于粗糙,她咬了一口便不再吃了,把土豆吃了大半,便盖上了饭盒盖。 于燕秀和常乐语同时看向她,异口同声地问道:“不吃了?” “嗯,来这之前吃的多,这会儿还不饿,留着明天再吃。 ”殷玉瑶拿着依然挺沉的饭盒,好奇地问道:“早饭一般吃什么啊?” “大饼子和玉米面糊糊,咸菜。”常乐语看了眼饭盒里的菜:“还不如这个呢。” 于燕秀给殷玉瑶出主意:“玉瑶姐,你明天早上不如把这饭盒加点水在炉子上一热,在宿舍吃就得了。要不然装着这半盒菜也没办法打糊糊。” 这个年代饭都吃不饱自然也没有浪费的概念,于燕秀的话倒帮了她一把。 吃完饭出来,外面已经黑的看不清脚下的路了,有时候路过的屋里亮着灯才略微好一些。 回去的路上,常乐语和殷玉瑶说道:“这里黑天早,天亮的也早,我们通常四点半起床,五点半吃饭,六点就开始干活了;中午十一点吃午饭,下午四点收工四点半开饭。书记说你不用按照我们的作息时间来,但是要去食堂吃饭的话得卡着点,晚了是真没饭了。” 殷玉瑶笑了笑:“我明天六点准时和你们一起走。” ** 昏暗的灯光照亮了小屋,虽然炕和炉子都烧着,但是外面温度太冷了,这屋子又是土坯的,隔热效果并不算好,殷玉瑶估摸着屋里也就十度左右吧,在屋里得穿着棉袄才行。 她把饭盒放到了博物馆的食堂里,把自己高一的语文数学课本找了出来,想了想又加上一个笔记本、两支铅笔和一个橡皮,准备一起送给于燕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