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鲛人被暴君听见心声了_小鲛人被暴君听见心声了 第14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鲛人被暴君听见心声了 第140节 (第2/3页)

为了鼓励其他商人也参与捐款,顺带在民间为水泥路造势,宗政逍还御赐了戎音一块“厚德载物”的牌匾,就挂在戎音的火锅店里。

    一时间,戎音火锅店又吸引来了一大批为看牌匾而来的新顾客。

    京城富商谁不知道戎音跟皇帝沾亲带故,他出面了,那基本就是皇帝的意思,所以无论是真想发善心,还是想借机在陛下面前出风头,总之但凡心思活络一点的商人,无论多少,反正都捐了一笔钱出来。

    要不说京城有钱人多,单就这一次捐款的数目,就抵得上戎音几家店铺和造纸工坊加起来一年的净收入。

    戎音看得咋舌,深感自己果然还是个穷鬼。

    人家富商付出,宗政逍那边不可能不回应,他亲自提笔写了一篇文章,高度赞扬商人们忠君爱国的美好品质,连带着商人捐款的名单,一起贴在了官府的告示牌上。

    怕不识字的百姓看不懂,还特地派了几人轮流在告示牌下朗读文章内容,以及名单上所写的某某富商捐款多少多少银两,整整读了半个月,听得多了,哪怕是垂髫小儿都能背下来了。

    这还不够,宗政逍特地以水泥浇筑了一块大石头,在上面刻上捐款名单,并将石头立在官道路边,无论进京出京,都能在城门不远处看见这块石头。

    水泥石头坚固,只要不故意毁坏,留个百年应该不成问题。

    哪怕未来这些商人去世甚至是家族没落了,只要这块石头还在,就永远会有人记得曾经有这样一批人存在过。

    商贾作为社会地位末流,向来是被人看不起的,可如今作为帝王的宗政逍却给了他们一个流芳百世的机会,他们怎么能不感动。

    即便一开始是被迫捐款的,现下心里也再无芥蒂了。

    修路需要劳工,官府出钱雇佣青壮年,不仅工钱日结,还供一顿饭。

    经过造纸坊招工一事后,官府的公信力深入京城百姓的内心,是以这次招工告示一出来,百姓们纷纷前来报名,就怕慢上一步,赚钱的机会就没了。

    修路期间,宗政逍严格管理相关官员,以杜绝贪墨工钱和欺辱劳工等恶行的发生,戎音充当起了监工,偶尔还会给修路的百姓免费送果茶。

    参与修路的劳工都知道,要是遇见什么麻烦或者需要帮助,找戎老板比找管事的更有用。

    戎老板态度和善办事利落不说,长得也赛神仙似的好看,跟他说句话,感觉一天的疲惫都没有了。

    那段时间戎音早出晚归,比宗政逍这个皇帝还忙,连陪伴老公和带狗崽的时间都没有了,宗政逍和外孙们表示忍了一肚子怨气。

    因为前期宣传给力,全京城人都知道了东城门有那么一条水泥路,等路修好正式开放使用以后,那里就成了京城新景点,这谁要是没去走过水泥路,朋友邻居说闲话你都插不进去嘴。

    百姓们不仅用脚走,还把自家马车牛车甚至是板车都拖过去跑了一遍,那种跟飞一样的乘坐体验,试过一次就终生难忘。

    下过雨以后,其它进城的路都是一脚一个泥水坑,走不了几步那鞋子和裤子都没法看了,可水泥路依旧平整干净,那天走水泥路进出城的百姓,因为干净的鞋面和裤脚,成了人群里的亮点。

    再多的花言巧语,都比不上百姓们的亲身感受。

    这下世家连跟宗政逍打舆论战这条路也被堵死了,只能灰溜溜缩回去,没脸也没胆子再跳出来反对修路了。

    水泥从采集原材料到煅烧再到投入修路,这整个过程都需要人力,这就带动了就业,就业率高,消费力强,经济自然就活了起来。

    短短一年时间,虽然还没有修好多少路,但这个过程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

    今年殿试,宗政逍出的题目就是修水泥路的益处,很直白很简单,能走到殿试这一步的都没有蠢人,修路又是前一年的大热事件,只要不是脑子抽筋,随随便便都能写一篇锦绣文章出来。

    但麻烦的是,题目越是简单,写出的文章想要与众不同一枝独秀就越是艰难,在人人都能及格的时候,你只有拿到满分才是真正有胜算。

    今年的状元郎是寒门学子,年逾三十,今年会试是他第一次到京城,也是第一次走上水泥路。

    他的文章除了写众所周知的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这两点外,还着重描述了那块刻着富商捐款名单的石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