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80节 (第1/2页)
只能当个热闹了。 看完再去瞅瞅之前的话题有没有在吵,一瞧,不错,继续着呢。 小夏:“嗯,很有毅力。” 也是一个优点哈! · 丛澜去海拉尔的时间比较晚。 十四冬连比十天,从1月17日开始,到27日结束。 花滑是靠后的那五天里开比的,项目分团体和单人。 她去之前看到了北京队给她的名单,以及派来的领队。 对方叫欧阳红,丛澜没见过。 看到名单的那一瞬,丛澜沉默了。 欧阳红还在跟她说这次的比赛安排,并且很官方地给她加油:“赛出风格,赛出精神,赛出第一!” 在陌生人面前,丛澜忍住了吐槽欲。 重点在最后俩字吧? 可不就是第一呢,花滑这边四个项目你们全拉来了。 秦芷贺舒扬她们也回来参加十四冬,早先就落地隔离了,又直接从那边出发去海拉尔,不来基地汇合。 丛澜本来就是北京队,沐修竹也被拉来了,单人这边除了她俩还有三个人是纯北京队的,四个人是北京与吉林or黑龙江联合培养的。 双人安凝思顾示也是联合培养,除了她俩还有一个北京籍贯的,一个联合培养。 冰舞的话四个联合培养,加上俩北京籍贯的。 秦芷贺舒扬就在其中。 丛澜:明白了,这次是瞄准团赛和四个项目第一的。 不是她吹,团体和单项,起码四个是稳的,另一个要看现场发挥。 团体的金牌就像是直接递到了丛澜手边一样。 这种感觉很奇妙。 丛澜转眼去问于谨:“北京队这次是想干一票大的吗?” 于谨:“你知道的,马上就是冬奥了……” 丛澜:“但是联合培养这个名头,省份之间的过了十四冬不就结束了吗?” 省队与俱乐部联合,这是另外的规则。 在十四冬里,俱乐部没有参与的资格。 于谨还是那句话:“你知道的,规矩是死的……” 丛澜:“人是活的,懂。” 于谨累得不想动,也懒得动脑子,全是交易,他都看习惯了。 “比赛好好比,别的不要去管,那是我们的事情。”他忍不住还是多说了两句,“教练不就搞这个的吗?” 运动员为什么不能当教练呢? 队长为什么不能当教练呢? 对于有些教练很烂的地方来说,一个在役的稳妥运动员,或许更衬得上这个职位。 但不能的。 运动员要做的是训练和参加比赛,教练要做的却不仅仅是训练,还有太多太多的麻烦事。 丛澜:“我就是突然有很强烈的吐槽欲。” 于谨叹气:“我也有,最近被人骂得祖宗十八辈都要从坟里跳出来按着我打了。” 不参加全锦赛是错,参加十四冬是错,错上加错,还有以前说的要认真比赛,都是挨骂的原因。 于谨想说不参加全锦没什么问题,他安排队内测试来替这个时间了啊,就全锦的前两天,特方便。 都是比赛嘛,没全锦那么正式,但也照着比赛流程来走了,效果凑合。 只是没对外播出罢了,基地人手不够,再者直播的话其实很麻烦的。 至于十四冬,老实讲他也觉得这个时间不太妙。 人太多了,八个大项的参赛选手,连带着裁判员教练员后勤团队,四五千人的体量。 不爆雷可能吗? 于谨头都要炸了。 祁寻春更是忙得已经许久不见了,据说她在吃速效救心丸。 临时取消也不是不行,既然去年可以取消,今年自然也能。 但已经不是张简方后悔能做主的事情了。 这四千人的利益相关者们,都在推动此事。 张简方为了今年能顺利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