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60节 (第2/2页)
,试了几次后确定左肩无袖,因为丛澜觉得这样跳4a更舒服。 她手腕裹了肌贴,也顺便把传感器粘在了里面。 其余的就正常贴考斯滕上了,考虑到美观,做出来的成品是半透明的,伪装一下水钻也不是不行。 对胶水过敏的话,直接反着贴到考斯滕里侧的布料上也行,反正都随运动员的喜好,没那么强制。 丛澜听着自己的呼吸声,在全场的寂静中,来到了场中的位置站定。 吸进去的空气很凉。 与之对应的,是她热忱的期待。 能成吗?4a会是什么样的表现? 这套节目会完成多少? 她不清楚,也无法笃定地说出答案。 这种感觉久违了,让丛澜想起来了她第一次做正式的合乐训练。 很早很早很早之前,在“残疾”之前,在久远到她几乎要忘记的时间线里。 准备许久的尝试,零碎片段终于能被粘合成为整体,未知笼罩着她,让她兴奋不已。 人们会因未知迷茫,也会因未知亢奋。 丛澜知晓,自己可能会因4a失误,也可能会因这个失误影响到后面的表现。 她还是要去做。 她从来不会因为未知,就停滞不前。 失败了就爬起来,失误了就再练,“丛澜必”是魔咒,一度想套到她的头上。 但丛澜不乐意被套住。 她喜欢,却也不是一个只为了的人。 茱迪:“不做就什么都没有,起码我们有一半的成功率。” 与于谨一样,她也紧盯着那道场中的身影。 一半的成功率,不是指丛澜的4a完成度有五成。 而是指,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就这个角度来看,成功率真的很高,不是吗? · 褚晓彤:“嘘,她要开始了。” 上个赛季,小茉莉的第一跳是4lo。 载入花滑史册的第一个4lo,同时也是当前goe加分第二高的4.16,这套节目以冲向苍穹的姿态拿下了女单自由滑新wr。 那是人们重新笃定丛澜依旧在金字塔尖,并未滑落的超绝赛季开场。 这个赛季,小茉莉的第一跳是4a。 它与4lo的差别很大,却有一个非常让人赞成的共同点——bv不配难度。 作为四周跳里最难的lo,它在赛场目前仅有丛澜高难度完成,且三场三次4分以上goe。 如此罕见的难度,bv却一直没调整成为五种四周里的最高。 4a的bv虽然是目前已确定的技术动作中的第一,可它多出来的半周,等于将难度拔高到了接近五周跳的水准。 也可能已经与五周跳齐平了。 毕竟,就3a和四周跳来看,后者还能蒙一下,前者不会是真的不会。 这样的难度对比下来,lo能在四周跳阶段反超lz,那么4a就真的比不过5t5s吗? ——这是大家在探讨的问题之一。 bv配不上技术动作的难度,丛澜的跳跃却从不打折。 如褚晓彤所言,并没有长时间地滑行预备,也没有降速,相反,丛澜以更快地速度“冲”进了4a。 紧跟在步伐后的左脚向前,冰刀刀刃切向雪白,那道被现场收录得清清楚楚的滑冰声,随着耳熟能详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旋律,在无数人心中哼唱之时,军鼓咚咚,于“芬芳美丽满枝丫”的那一刻,腾空、盛放。 人们终于知晓,为什么丛澜想在这个自由滑里加4a了。 孙娅然去年解说coc比赛,夸赞夺目的4lo是蛟龙破深渊。 那个时候,众人纷纷赞同。 此时,那个“破”字,才是真正的具象化。 是从无尽深渊里带着决绝气势腾飞,一瞬辗转冲向天际,化作流星,在静寂、无声之中,于千万里外的人们,见到的一霎天翻! 比昨日的3a冲击感强十倍! 没有后续担心周数而提前打开的挥洒自如,缺了那么一丝静谧。 但快速的收紧与后续配合得当的笔直轴心,落冰前及时的打开,滑出时的燕式姿态,这种严丝合缝的呈现里,处处都是属于竞技运动追求的最高美感。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