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47节 (第1/2页)
普通人走路时戴这个,鼻子呼吸不顺畅,耳朵勒得也疼。 运动员在这种劣势下,还要大量的运动,对心肺功能的要求很高。 沐修竹往往没多时就会呼吸跟不上,干脆不费力气,靠一口气撑到结束。 滑长短曲这些成套节目的时候,这种行为更明显。 口罩一度紧缺,后来补上了这个窟窿,就有大批的货物出现,价格一度走低。 队里发了一盒又一盒,型号也多,丛澜兜里就揣了仨。 她撕开一个换上,声音嗡嗡的:“开始呼吸自己的二氧化碳。” 于谨:“闻不见清冰车的煤油味儿了,多好。” 丛澜纠正他:“早换清洁能源了,你当是多少年前啊!” 于谨:“也是。” b级赛其实还有两个挑战者系列的要举办,一个就是老牌赛事雾笛杯,另一个是布达佩斯杯。 但也就这俩了。 后续gp跟不上,gpf又要取消,顶着压力送人去国外流浪地球也不划算,考虑再三,干脆全部放弃国际赛。 从jr到sr,今年就留国内参加比赛吧。 丛澜的短节目也练得差不多了,她学得快,看一遍就能跟到七七八八,后续把编排全部练熟也就是一周的事情。 目前在跟茱迪抠细节。 靠着实力参加比赛拿第一没什么问题,拿满分是有点不太够,因为她确实还没练到位。 十月这一场可以跟上,时间刚好。 丛澜隔着口罩挠了挠鼻子:“我快死了。” 于谨离得远没听见:“你说啥?” 丛澜滑过去的同时,提高了声音:“我说,我感冒感得快挂了!” 感冒戴口罩还得训练,呼吸受阻,擤鼻涕都不顺畅。 于谨冷漠递出纸巾盒:“哦。” 他说:“幸好你不是发烧。” 要不然现在他俩就不在赛场,而是被频繁测体温捅嗓子拉去小屋子待着。 丛澜惊恐:“我好久没出门了!我多安静!” 于谨:“可是我前两天才出过一次。” 丛澜:“……” 于谨:“我自己开车,没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我还消毒了!” 丛澜碎碎念:“你最好是。” 于谨假摔手里的文件夹:“我就是!” 俩人现场就演上了。 丛澜就是单纯感冒,九月份室外热屋里冷,稍不注意就会有点小着凉,她前两天眼睛还有点发炎,口鼻眼睛是通着的,估计也被影响到了。 于谨:“不行的话就跟我说。” 丛澜:“不可能不行,我世一我怎么能不行!” 那次直播以后,“世界第一”不知道为什么就成了一个梗,流传在了冰迷之间。 然后就成为了流行用语。 于谨:“……” 想反驳,但又不知道怎么反驳。 她说世一那是真世一啊! 这个梗终于真实了起来! 第502章 20赛季国内分站赛 丛澜十月的一场比赛, 是与jr分站赛系列一起的分站赛。 目前这类国内赛主要是分成两种,一是俱乐部主办,二是省市官方主办。 后者更多针对的是注册运动员, 前者则是对业余爱好者开放。 十月有三场,其中一个在辽宁抚顺, 丛澜她们这次也选择了这一场。 但要提前大半个月过去。 丛澜:“要是突然办不了呢?” 沐修竹蹲在一边:“那就当换地方关禁闭了。” 丛澜:“你心可真大啊。” 外地去外地也不一定都得隔离, 看健康码, 绿色的话就没太大问题, 直接能到处溜达。 可是一场比赛, 不是只有一处的人过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