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29节 (第1/2页)
丛澜指挥他去清冰车里给自己找碎冰,自己则是去扒拉于谨包里的塑料袋。 “抓起跳很好,但整个倾向不好。”她说。 丛澜没去开教练组会议,她只是比沐修竹多了个脑子。 “强调了点冰跳踩刃,但放宽了起跳质量的扣分,这部分包括用刃模糊和用刃错误。”丛澜接了碎冰就套袋子,边跟沐修竹说着。 沐修竹灵光一闪:“f和lz?” 丛澜:“孺子可教。” 一个踩刃,换了不知道多少的起跳犯规。 尤其是用刃模糊从-1到-3,改成了-1到-2,这一点的操作余地非常大,因为ai的出现是完全可以把用刃模糊这个规则取消掉的。 人眼看不出来,科技不行吗? 同时,用刃错误这一条,也从-3到-4,改成了-2到-4。 f和lz最容易出错的就是起跳,并且,进入曲线里用刃正确,起跳瞬间错刃,是常见的事情。 大多数时候,瞬间错刃是会被放过,认成正确用刃,最差也是个用刃模糊。 能f和lz双对的,不管是三周跳还是四周跳,人数都非常的少。 可以练出来这个正确技术的,绝对下了苦功夫。 每年说着要改刃改刃,多少人逐渐放弃,不就是因为它太难吗? 放过错刃一事,延续用刃模糊这个概念,对正确用刃的运动员来说,是一种侧面的优势削减。 沐修竹:“原来有人负三,现在goe是负二了。” 丛澜看着他。 沐修竹:“我说得不对吗?” 丛澜提醒他:“满分是5,起步是5。” 沐修竹没反应过来。 丛澜叹气:“扣分的基础分是5,-3是要在5之上的,也就是最后结果5-3=2。” 沐修竹:“???” 草,我忘记了。 就像是终于落实在规则里的cheated takeoff,它-1不是说goe从负分打起,而是这个跳跃的满分不能是5了,得从4分开始往下看,如果还有别的扣分就继续扣。 花滑的规则里加分要看情况,扣分则是实打实地裁剪单项goe的最高分。 规则里明确的一点是,裁判打分期间要以利于运动员的选择为主,这也是同时写进ai里的。 wings牢牢地遵守这点,不论运动员国籍。 裁判可能会偏私,wings不会。 故而,将扣分放浅,ai层面确实会执行得比较到位。 但丛澜没有说的一点是,4lo确实分数上来了,但4lo、4f、4lz不应当同分。 哪怕是4f和4lz,后者是一个非常扭曲的跳跃,对右脚的磨损会稍高一些,它的起跳与弧线进入的方向相反,等于整个人是拧巴着起跳的,难度自然比前者高。 而且花滑这边大多都是男单错f,女单错lz,研究表明这俩跳跃跟运动员的骨盆构造有关,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isu承认4lo的难度,丛澜很高兴。 但它开始模糊这三个跳跃,让丛澜觉得“啊还是熟悉的你”。 真心承认4lo的难度,怎么没有人来问她呢? 记者媒体们还会问问四周跳的种类区别细节在哪里,难度区分的依据是什么,你练出来的顺序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现在的赛场上跳跃种类的分布为什么会这样…… 最有权限,也最方便找到运动员询问的isu,反而从来没问过丛澜这些问题。 并不是,他们能够自丛澜的采访里得到依据。 因为技术的剖析是严谨的,身为制定规则的最高组织,isu应当有严格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而非看了采访听了某些运动员的个人主观感受,从而制定新规则。 在以前,isu给出不提高4lo分值的理由,就是他们无法以运动员的主观感受,来不公正不严谨地判定跳跃难度。 现在他们倒是可以根据采访里的“感受”,做这事啦? 不然4lo的bv调整怎么来的? 又怎么就认定三个四周跳的难度一样了? 悖论了。 按照于谨他们的分析,这一条的目的在于支持更多种类的四周跳出现,而不是真正认可跳跃难度的区别。 也挺主观的。 然而这样一理解的话,就正常了。 毕竟,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很isu。 新规则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