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03节 (第1/2页)
褚晓彤:“喜欢啊,喜欢比赛。” 【很想看彤姐出现在赛场】 【彤姐会去当裁判吗】 褚晓彤:“会抽空考证,不知道啊,可能中国人就这样,不管用不用得到,就想先考下来再说。” 【山东人点了个赞】 【考教编的人点了个赞】 【刚拿到普通话证书的人也点了个赞】 她确实打算过,技裁和裁判的证件她都会去考的。 褚晓彤准备在之后的时间里,多尝试一些自己以前忽略的东西。 赛场不是只有运动员,裁判、解说、制冰,哪儿哪儿都是人的。 她还想去学制冰,当个制冰师也不错。 · 今天没有比赛,但训练是照常的。 人多归人多,那也是相比一个年龄组,单项目才六个人,能多到哪里去? 合在一起,不就是个gp分站的规模吗? 顶多双人和冰舞多了那么几个而已啦。 丛澜拉着慕清晖墨仙还有西妮娅·库里科娃,几人跑去前场找位置,准备看比赛。 丛澜:“看,我准备了这个。” 是一个蓝色透明袋装着的玩偶们,小玩意不太大,一只手能抓一个,小一点的能单手抓起来俩。 国内带来的,还是压缩空气后瘪瘪的,刚放气儿拿出来。 丛澜:“我们一会儿也去丢玩偶!” 墨仙手里也是一袋子。 西妮娅·库里科娃:“我也想要!” 这话主要是跟她说的,慕清晖墨仙根本不用丛澜交待就知道这是干啥的。 也不是行李不满找东西塞,就单纯想给孩子们扔礼物玩。 千里迢迢带玩偶到比赛现场的冰迷很多,有的人还带着非常大的那种,一路上都很费事。 到当地以后再去买也完全可以,这是另一种选择。 丛澜:“多扔点!” 大不了这边结束以后没了,就从她们自己人的娃娃里抢回来,再丢给之后比赛的人。 丛澜以前休赛季无聊时候接活动,有一种方式是在话题里刷新,跟发消息的网友们聊天。 有人就问过,运动员会怎么处理玩偶礼物这类东西,还说你们会拿去卖钱吗? 这种问题经常出现,因为信息差,总是有更多的人不曾看到过以前的回复。 丛澜说没有,会拍个照片,把喜欢的带走,大部分都是留给当地的机构送去慈善组织和一些福利院。 她顺便也问了,要是自己把收到的礼物送人,你们会介意吗? 这个其实介意和不介意的都有。 而且每个人的出发点都是很珍贵的,但现实问题就在于,收礼物的运动员自身,没办法辨别出这些礼物的来源。 太多了。 丛澜比赛期间会把自己的礼物送给来要签名的同行选手,这些礼物大多是举办方给的,也有于谨他们带来的,还有是她赛场上的那些。 转送两字在此刻,也会有一些不太一样的意义。 但“想让被送的运动员把礼物拿回家”这样的想法,并不是为难,只是一个粉丝的正常渴望而已。 林安安在后台找人问孩子们跑哪儿去了,成年组女单咋回事? 被回人去前面了。 林安安:“哦。” 她没觉得不好,比赛嘛,运动员也可以作为观众去欣赏的。 林安安就是担心一点:“丛澜会被认出来吗?” 也是会的,所以四个人找的角落是赛事方不对外出售的那个区域。 裹上普通衣服的外套,戴个口罩或者大围巾和帽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