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0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00节 (第2/2页)



    那会儿有人算到这点,就很难受,一方面觉得两个妹妹都很好,一方面又想着要是积分一样了得取舍该怎么办。

    有疯子在那里发癫,觉得丛澜应该让让慕清晖,她要是放弃了第一只拿第二第三照样能进gpf,相反,慕清晖也可以拿了第一稳进。

    这人振振有词,说丛澜最后出场,她想控分很简单的,只要看看前面的成绩是什么就行了。

    这种说辞一露面,就被竞体粉给围攻了——不单单是冰面,其他项目路过的也来踩一脚。

    看足球的更直接:咋的你们花滑还有赌球呢?

    六站gp第一中,伤退的那位之外,丛澜和西妮娅·库里科娃分别拿到了两个,桑莹则是最后一个金牌。

    桑莹一个加拿大站第一,俄罗斯站第二,就已经站上了gpf的赛场舞台。

    其余拿到过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女单们,两站成绩大多是第二 第四,或者第二 第五,要么是两个第三。

    比如跟墨仙利害关系的那位,就被nhk的短节目冰面给坑到了,自由滑也没有太大的优势,最后成绩是第五。

    也就是第二 第五,积分22,落败。

    所以当时看到nhk的冰面质量出现问题,有些冰迷的心里就有点复杂。

    男单与女单是差不多的情况。

    双人那边更甚,第六的积分是26(两个第二)。

    但双人组合里,不是仨第一和仨第二的分层,而是有组合拿到了第一第三和第一第二这样的积分。

    趁着gpf还没正式开始,又在扒拉参赛选手的冰迷们,发现今年的竞争强度,似乎并没有随着ai对技术正确的强调,而减弱。

    不过,她们普遍认为:还是gp第一最管用。

    有个第一的话,容错率最高能到下一站的第四呢!

    ·

    总决赛人多,一共比三天,还是照旧先比jr的。

    郝静柏她们就自己住了个套间,丛澜这边的sr们后到,也是自己住的。

    这样的话方便安排,还不会因为训练时间打扰到对方。

    丛澜:“场地去了吗?怎么样啊?”

    她打了个哈欠,虽然大巴车上睡了一路,但还是很疲惫很困。

    郝静柏:“去过啦!冰面很好!”

    冼初然:“但没首钢好。”

    汪凌:“你仿佛在说废话。”

    许欣可默默看着没有说话。

    汪凌看向了在放行李的墨仙,有点羡慕:“哎你都可以参加成年组了哎!”

    去年还一起比jgpf呢,今年她就到gpf去了。

    墨仙:“年纪大是这样的。”

    丛澜要素察觉,缓缓看来:“嗯?”

    墨仙看天看地就是不看她。

    汪凌:“那我明年年纪大了也要来!”

    她明年可以升组的!升组就能比gp啦!

    冼初然:“澜神以前好像十四岁就比gp了哎?”

    丛澜点头:“对啊,我那会儿还可以双线作战,除了世锦赛不能跨组,别的都行。你们不是比过成年组的赛事了吗?”

    国内赛很宽裕,这方面是放开了的,13岁要是想比成年组也没问题。

    冼初然遗憾:“比了,但gp不行。”

    现在规则缩紧,不允许jgp和gp一起比了。

    但就算可以,也没名额给这群孩子去比gp,现在sr的人数都挺多的,特别是女单。

    双人冰舞那里运作一下倒是还行。

    丛澜:“早晚能比。”

    14岁女单现在顶尖的一批都有四周跳了,质量不输给sr这群人的。

    对女单来说,年岁小就是本钱,未发育出技术比发育后要轻松许多。

    若是允许jr比gp,可能现在会有更多人无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尽全力透支运动生涯,来拼一个更多的gp成绩。

    有些女单14岁还四周跳,下一赛季就不见踪影了,这群人的粉丝们就很不喜欢这个被补上的规定。

    她们还拿丛澜当年说事,认为就应该继续开放gp的14岁限制。

    可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就在探讨三周跳对运动员的伤害性,只不过现在换成了四周跳罢了,而四周跳的伤害远胜三周跳。

    透支未来的健康,太多教练敢这样做了。

    不然,平昌周期怎么会有那么多昙花一现的四周跳女单?赛场都没上,就在俱乐部对外的视频里发跳跃落冰,而后再无踪影。

    能在赛场待一年再伤退的,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速成四周跳”,这一批女单就是部分教练谋求私利的牺牲品。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