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680节 (第1/2页)
经纪人秦柠站在一边,紧张地盯着又去做跳跃训练的丛澜。 她听见于谨低声地自言自语。 “竞技运动最不缺的就是天才,再举世罕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落后。” 索契冬奥夺冠了以后,丛澜连轴转参加各种活动,平昌过后她有过之而无不及。 四年前有人建议她休息一年,丛澜拒绝了。 四年后的现在也有人建议她休息,丛澜再次拒绝了。 她要拼尽全力滑到京张,站在自家门口的赛场上,踩在她们自己的冰面里,这条路艰难寒冷,不容许她停下脚步。 一开始的花滑是出于不甘和有始有终,在这样漫长的十年里,最初的想法早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变了模样。 她活过好几个20岁,可她没来到过这样远的未来。 属于她自己的世界,属于她自己的人生。 没有剧本,没有限定,不为她人,只为她自己。 她是自己选择的花滑,这条路,不是被系统规定的,也不是一站在这里就标明了方向的。 丛澜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再没有声音在她耳畔回响,她的每一步都是自己踏出去踩实的。 丛澜也是会害怕的。 她怕自己停下了,就再也跑不起来了。 可是她好喜欢自己的人生啊! 尽管没有明示的终点,可这样的路途里,充满了无限可能不是吗? 【吃一颗蓝莓:我看着新流出来的后台陆地跳跃训练,看着一个又一个落地的三周半和四周跳,还有她轻巧到让我误以为我上我也行的三周,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得到这么多荣誉,蝉联了女单冬奥冠军,澜神还继续参加比赛。 也许里面有对国家的责任,也许里面有对团体的担当,也许里面有对花滑的热爱。但我想,最重要的是她个人的信念。 她的时间一直在向前走,她在最高处极目远眺,那宽阔无垠的未来,一望无际到或许丛澜都不能走完全程。 她在奔跑。 她舍不得停下。 她是旷野的风,自由地奔向远方,永不停歇。】 丛澜一直对外展示着她的沉稳,所有人都夸她有大将之风,连她自己都没察觉到,这些年来压在心底的那抹茫然。 系统帮助她许多,也对她有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尽管在让丛澜回到这里的时候,尽量消除了曾经任务世界带来的后遗症,她也努力去适应小时候的自己,放下了那些胆战心惊,享受着在家人身边的温暖和安逸。 但已经习惯被剧情支配,被节点限制,面对着未知的以后,潜藏着的不安从未真正消失。 我想比国际赛; 我想比索契; 我会滑到平昌; 我要滑到北京。 她的第一阶段是为了弥补曾经的遗憾,第二阶段是找到了花滑的快乐,第三阶段是为了国家和团队,第四阶段更多的则是为了自己。 低头整理手腕肌贴的丛澜,心境瞬间明悟。 她抬头,扫视了这个十米多高的体育场馆。 这里的人很多,被划定出来的媒体区域全是人,那里最拥挤不过了。 于谨在五米外指点沐修竹热身,桑莹在一边跳绳,侧面有两人在折返跑,不远处的凳子上坐着一个胖嘟嘟的外国教练。 一切都鲜活得不行。 最关键的是,没有指引线,没有剧情提示,丛澜看不到每个人的简介,也不知道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发生什么好或坏的事情。 她努力忽视了十年的东西,在这一刻如骤雨砸落,让丛澜恍惚。 系统当年说是穿书,第一个世界里从小孩子长到成人,丛澜觉得这里不是“书”,是真实的世界。 当她有了这样的想法,生命的种子也就发了芽。 她付出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真诚,在“真实”与“剧情线”之间努力地维持着平衡。 所有人都得救了,唯独她挣扎在后遗症的边缘,牢牢地守着底线。 【宿主其实有点迟钝,而且非常会自欺欺人,你不愿意相信的东西就一定不会相信。】 【同理,你相信的就一定会成真。】 【所以这些世界也是真的,你让所有人都走出了原定框架,让停滞的时空有了再度流动的迹象。】 【这才是为什么,你的朋友们能够送你礼物。】 【因为她们不再是单一的角色,而是真正的生命。】 留下那份陪着她的花滑礼物时,临走前,系统这样解释过。 丛澜此刻再想起,迷雾散开,她终于明白了这些话的含义。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