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节 (第2/2页)
“火炮的泥模需要三个月才阴干对吧,我三个月后再来看,今年过冬我就在黑水城过了。” “这火炮若是你能弄出来,你就是军械所的千户官了,所有工匠每人再发十贯赏钱……” 朱高煦说罢,示意孟章跟着自己离开,只留下了欢呼的工匠,以及久久没有回过神来的王元。 “我成百户官了……” 王元呢喃着,晃神下缓缓抬起头,看向了朱高煦与孟章背影。 这一瞬间,王元整个人清醒了过来,他朝着朱高煦作揖大喊: “请殿下放心,草民一定会尽早研究出来的!!” 喊完,王元也将左右咧着嘴大笑的工匠搂住脖子:“娘嘞!咱们这一百多号人要发达了!” 他在高兴,而朱高煦也在与身旁的孟章交代。 翻身上马,在二人与兵卒往黑水城前进时,朱高煦看向孟章:“你在黑水城,我许你便宜行事。” “只要黑水城不丢,不管你是去围剿其它野人部落,还是受降他们,总之能招抚多少人就招抚多少人。” “吉林城那边,我会让亦失哈拨粮给你,每招抚一户,我要你练兵一人。” “这……”听到朱高煦的话,孟章迟疑道:“没有定额吗?” 见孟章这么问,朱高煦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道路,随后开口。 “多多益善……” 《明世宗实录》:太祖令上北巡,上练兵于黑水城,制火器,谓神机营。 第185章 东征西讨 “哗哗!!”七月、在工匠们喜庆的气氛下,朱高煦带着一艘战船与十艘马船,一千二百余名汉兵和五百船工踏上了前往肇州城的前路。 迎着倒退的江水,船上的兵卒船工摇橹划桨,调整船帆,操控着舟船逆流而上。 “唉,跑这么大老远,连个胡虏都没见到……” “谁说不是,我还以为这一战之后,起码能领些赏钱。” “你们这小家子气的模样,我都是想着擢升。” “看北巡吧,北巡总不能还什么都遇不到了吧。” “别乌鸦嘴……” 舟船甲板上,朱高煦听着不远处兵卒们的抱怨,轻笑着摇了摇头。 阿台外兰这种存在,已经吸引不了他的注意了。 他之所以这次跟着来,主要还是为了寻一个练私兵和锻炮造枪的地方。 现在目标已经达成,那就没有必要节外生枝。 相比较阿台外兰,对兀良哈打草谷才是朱高煦想要的。 阿台外兰的体量,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实在是太小了。 例如这次拿下的忽喇温城,如果不是它的位置足够重要,朱高煦根本不会想来打它。 就那几千亩耕地,不过是吉林城八九天就能开垦出的数量,实在没有吸引力。 相比较之下,兀良哈那动辄数千上万的牛羊,才是朱高煦眼馋的东西。 在他这般想着的时候,舟船也在摇橹划桨中不断北上。 虽然是逆水行舟,但由于没有了来时还需要修建水驿的麻烦,因此他们返程的速度比来时的速度要快得多。 一连十日,他们便行舟船一千二百余里,成功抵达了安东城水驿。 连续十日的摇橹划桨让舟船之上的弟兄们疲惫不堪,朱高煦见状也下令下船休整一日。 听闻他这么说,所有兵卒立马生龙活虎的跳下了船,来到了安东城的码头上。 安东城的码头是去年林粟让人修建的,按照朱高煦给出的新式建筑方法,在此地打下地基,浇筑水泥,最后形成了一座占地二亩余的军用码头。 在码头上,有一个百户所和占地一亩的临时货仓。 见到朱高煦,百户所兵卒们纷纷作揖唱礼,而得知消息的陈昶也策马而来。 他到来时,朱高煦正在观摩那个临时货仓,待他走出来,刚好看到准备翻身下马的陈昶。 “不用下马了!”朱高煦笑着打断陈昶的动作,并走到了赤驩身旁翻身上马,对陈昶笑道:“走,看看这安东城被你们经营如何。” “是!”陈昶不苟言笑,只是木讷的作揖应下,并落后朱高煦半个身位,为他介绍着眼下的安东城。 林粟在半个月前赶去肇州城,因为他与傅让他们需要在年末去南京城述职,所以他们将会参加这次北巡,在北巡结束后才会趁入冬前南下。 如今的肇州城那边是傅让在统筹大局,林粟与张纯等人协从。 说起安东城,作为西阳哈的老巢,西阳哈将它经营的确实不错,选址更不用多说。 在傅让、林粟先后接管安东城后,二人在原本的基础上修建了码头和临时货仓,又用石碾子开辟了从码头到安东城的二丈驿道。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