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第三册》(9) (第5/7页)
命都不好。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相继去世,家里除了他以外,就剩下两个妹妹,长大以后妹妹都嫁人了,他自己则因为供妹妹长大,欠了债还不上,就在两个妹妹嫁人之后,到山下铁路边偷生铁去卖,结果被抓住了。老大爷说,在那个年代,盗窃可是要坐牢的,因为偷一块铁和偷了供销社的米一样,都是社会的蛀虫,被瞧不起不说,有了污点后将来做什么都困难。结果他因此被判刑了几年,出狱后自己都三十多岁了,想着父母去世,妹妹嫁人,自己虽然什么都没剩下,但还有土地,可以老老实实当农民。于是他开始养猪种地,多年后还清了债务,却把自己岁数也拖大了。 老大爷说,老梁那时候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却还没有结婚。而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缓和了许多,人们对待有过牢狱经历的人多了一些宽容和理解,起初没人看得起的老梁,常常被村子里的人绕道而行,连附近的小孩子有时候都会在老梁种地的时候朝着他丢泥巴,一边丢还一边骂他是劳改犯。老大爷说,自己家和老梁并不是很亲密的那种,但是有时候看到他实在过得清苦,街坊邻居们也都渐渐开始不同程度的接济下老梁。但是老梁一直都把大家的好意拒之门外。说到这儿的时候,我猜想老梁估计是要自己奋一口气,靠自己生活。我特别能理解他这种做法,因为假如有一天曾经瞧不起我的人来给予我施舍,即便他出于一片善心,我也会委婉拒绝的。因为我也会选择自己活出个人样,来给你们看看。 老大爷接着说,到了上世纪八零年代的时候,有人在当时的老村子家门口丢下了一个菜篮子,篮子里就装着一个刚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婴,第二天这件事就在全村传遍了,大家虽然嘴巴上都在说这孩子很可怜这么小就被丢了,还有的人猜测这孩子被丢弃是不是因为本身有什么疾病之类的,表达同情的同时,却没有任何一家人愿意出来代为抚养这个孩子。在他们看来,他们宁可走很远的路把孩子送到福利院,也不愿意赏给孩子一口饭吃。 听到这儿的时候,我有一阵心里不爽的感觉。准确的说,是觉得心酸。孩子刚刚被遗弃到村长家,却又即将被大家再度以另一种看起来和缓,性质却完全一样的方式遗弃掉。老大爷说,而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老梁站出来说,让他来抚养这个孩子。 老大爷说,当时大家都有些吃惊,因为老梁岁数已经不小了,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再抚养一个孩子,那压力肯定小不了。老村子当时告诉老梁,说你经济上困难,认养孩子要符合国家条件才行,这孩子还是让咱们送福利院吧,这样将来还能找个好人家。老梁一直跟村长坚持,他说自己贫苦了一辈子,本来觉得生活也没什么希望了,随时随地死了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如果让他抚养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就会成为他的希望,有了希望他就会有活下去的动力。老梁最后还强调说,他不知道为什么,一看这孩子就喜欢。 也许是他的一番朴质的话说服了村民们,大家纷纷开始赞同让老梁收养这个孩子。有些家里条件比较好的家庭还说,今后孩子生活念书的费用,大家都会一起想办法的。于是村长带头,把孩子交给了老梁抚养。 老大爷说,起初的几年,孩子小,也乖,吃得少也花不了多少钱,而老梁这个平日里有着浓烈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劳改过,矮人一等的情况也渐渐有所好转。他给孩子起名叫梁静,还笑着说自己的岁数大了,叫爸爸不合适,就直接升级当爷爷好了。而梁静这孩子从小也乖巧,个子不大总是常常帮着老梁分担田里和家里的重担,小小年纪却比起很多同龄孩子成熟一些。由于她是捡来的全村都知道,所以她自己也知道。老大爷说,这孩子很争气,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跟老梁是一个性子,别人越是看不起我,我就越要证明给你们看。 老大爷接着说,很快梁静就到了上学的年纪,由于是弃婴,没户口,也就上不了学。老梁去求村子,请村里出证明,到派出所把孩子的户口解决了。梁静也知道自己上学来之不易,所以学习一直很用功。周围的村民们都喜欢这个上进好学的孩子,于是正如他们早前承诺的一样,梁静的学费,大家一块给凑了出来。 老大爷叹气说,可是到了孩子上中学的时候,学费突然变得高了不少,渐渐有人开始不愿意帮助梁静了,甚至村子里还有个别八婆的人,闲言碎语说女孩子现在长大了身材出来了老梁有福气了之类的混蛋话,于是老梁砸锅卖铁把梁静供着念完了中学,却在考高中的时候,梁静明明考上了一所不错的高中,但因为家里实在负担不起,她被迫选择了离家很远的一座普通高中,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