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1节 (第2/2页)
决,萧天阳又把目标转移到了两个尚书身上。 他们分别是范蠡和尉缭。 前者执掌户部,后者管理兵部最重要的职务。 而战争本身就与金钱与战力挂钩,且金钱绝对排在首位。 至于战力则包括很多东西。 例如单兵素质,军官实力,将领水准,幕后谋划,资源补给等多位列其中。 倘若认真分类的话,那其中与金钱挂钩的最少都要占据一大半名额。 萧何,李斯,房玄龄的支持,其效果是能让萧天阳的政令,以最快速度被执行。 至少他们才是大部分官员的上司,工作内容也有九成以上向丞相府直接汇报。 不是说他们三人在庙堂上的身份地位要高于萧天阳。 相反,萧天阳在庙堂上的号召力要远高于三人。 当然,反观工作力上,他们则是要比萧天阳更有说服力。 如果萧天阳把自己的命令直接下放到基层,那问题就会随之出现。 第一,萧何三人在庙堂上的威望就会跌入谷底。 第二,萧天阳会被动性揽下大部分繁琐的工作。 第三,庙堂的最大作用失去效果,各大执掌实权的官员形同虚设。 萧天阳为什么要让萧何担任丞相之职? 其中最重要原因,便是萧天阳需要他为自己挡住绝大多数繁琐的政务。 他又为何在后续又特设左右丞相的职位? 一来,是考虑到萧何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过于辛苦。 二来,则是为了让庙堂的实权更平均一点,不至于失去某个人就停止运作。 其他例如兵部,户部,刑部,其中管理者不全都是掌握实权的大人物吗? 说实话,萧天阳从来不怕把自己手上的权利分摊出去。 相反,制衡和分权才是一个他必需的内容。 以前他仅做到了分权,而如今他则是学会了制衡。 如今文官集团内丞相府内有三个丞相。 暂时失去任何一个,庙堂也能如常运转。 六部官员内,除了尚书之职外,其中被封为侍郎之职的也有能人。 萧天阳需要保证的是,天武皇朝离开了任何人都能自如运转,其中自然也包括他在内。 同时,他也必须让庙堂上的官员明白。 自己不怕失去任何人,因此千万不要以身犯险。 不值当。 总而言之,萧天阳需要萧何等人总领朝政,可说到底也不是该职位非他们不可。 同理,萧天阳可以安排一个新人上位,自己却不能轻易与基层官员交接任务。 老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 只有守住各自的底线,双方才能和平共事,憧憬美好未来。 要不然,就相当于阳光下的泡沫。 虽然美轮美奂,可却也十分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 而如今萧天阳获取了丞相府首肯,那后续在庙堂上就不会有太多的事端。 至于户部和兵部的作用,则相当于钱袋子和一把剑鞘。 前者很好理解。 如果范蠡说该计划执行起来会有难度,那就说明钱不够,底蕴不足。 若执意要执行,便需沉淀积累。 否则就是在把国运压上赌注。 至少一个合格的君王,绝对不会冒此风险制定计划。 况且,现在又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何须押上国运与敌作战。 而反观剑鞘的理解,就比较深奥一点。 萧天阳以前也有过相似念头,否则兵部和军机阁也不会一同存在。 只是以前他仅是略懂,而如今则是已经将其逐渐完善。 第1830章 绕不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