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澜道_第28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5节 (第3/3页)

于营帐呕血。”

    三日,刚好足够信鹰从东都飞到边境,崔清平于六月十三呕血,是因为在苦守一月时,听闻了妹妹的死讯。

    这时边境越州城,粮草不闻,箭矢近绝,刀断甲破,东都宫廷却逼死他的两位妹妹,谋害他的侄儿太子。

    “陛下说,六月十六那日,他收到我舅舅的信,告诉他,‘北戎来犯,臣外御雄敌,内抵虎豹,若君臣有隙,臣孤掌难鸣,望陛下三思慎重,宽悯以待。若储君非崔氏所出,臣保大夏难安。’。”

    谢恒仿佛是看过那封信无数遍,一字一句,说得格外清晰。

    “若储君非崔氏所出,臣保大夏难安。”

    这样狂放威胁之词,哪一君主可以容忍?

    可按照她父亲信中所言,六月十三日,崔清平得到了妹妹崔慕华自尽宫中、皇后崔涟漪太子李圣照失踪的消息后,他依旧在苦守。

    “隔日,北戎军再次攻城,守将见势,劝崔家主弃城后退,崔家主念及百姓,守城不退。”

    这样一个人,怎么会用边境战事来威胁君主妥协?

    “于是陛下大怒,”谢恒没有理会洛婉清的难以理解,抬手将灯盏放到一旁,从洛婉清手中拿了信,继续道,“隔日将崔氏满门下狱,同时回信,要求舅舅死守到底,否则满门陪葬。然而我舅舅没有让陛下如愿,六月二十五,东都收到了崔氏叛国的消息。朝廷允许驻守在边境十城后的王郑二氏征兵备战,七月初十,报和玉关大捷。”

    不对。

    洛婉清听着时间线,愣愣看着谢恒手中信上的字。

    “六月二十,粮草食尽,百姓尽撤,由士兵引路,前往和玉关避难。守将再次劝退,崔家主守城不退。”

    “七月初,城后数里,草木尽绝,崔家主仍守城不退。”

    七月初七,李归玉被挂于阵前,用于逼开城门。

    七月初十,江枫晚被射杀越州城门前,李归玉入城,崔清平得知和玉关射杀百姓三万人,一夜白头,开始撤兵。

    七月十二,洛曲舒离开越州城。

    七月十五,越州城破。

    七月十五,边境第一座城,越州城才破。

    东都却在六月二十五收到了崔清平投降,前线沦陷的消息,于七月十日,收到边境十城之后和玉关大捷的消息。

    叛国的消息是假的!

    边境十城从一开始就被放弃,从来没有人想要营救过它们,他们在逼着崔清平放弃,逼着崔清平叛国。

    而边境却一直在等。

    可他们等不来。

    那十座城,无论是士兵还是百姓,他们从一开始,就已经是东都这些贵族用来玩弄权术献祭的棋子。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

    无论是崔清平、洛曲舒,还是边境的将士,乃至从边境一路后迁的百姓。

    他们每一个人,在那时候,都在坚持着等待,抱着期盼,奔赴向和玉关。

    五月,守城不退。

    六月,守城不退。

    七月,城破人亡。

    没有粮草,没有补给,那十万人,从五月,一直坚持到七月,终于在他们辛苦送回后方的百姓被射杀于和玉关门外时,彻底绝望崩溃。

    “崔家主呢?那些人呢?”

    洛婉清一把抢过信来,看着上面那句“第二日,崔家主命家臣领兵后撤,同时寻到为父,欲往江南送一物……”,确认道:“不是在第二日就后撤了吗?那些士兵呢?那些百姓呢?”

    “边境十城陷落后,北戎对十城汉人进行了屠杀。”

    谢恒平静开口:“后来我去边境时,汉人完全无法入境,侥幸进入之后,当年的人,也几乎不见了。至于我舅舅——”谢恒抬眼看他,“你应当知道,八月十四日,他回到东都,晨扣宫门,而后于当夜,自尽于宫中。”

    “自尽?”

    洛婉清全然不信:“他是自尽?”

    “陛下说,世家本是想以叛国之罪,将他凌迟于街头,但陛下念及幼时情谊,心中不忍,便在宫中赐他毒酒。”

    “你信陛下的话吗?”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