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里的大明 第662节 (第1/2页)
火铳声密集地响了起来,云阳县的北城门,大群流寇正疯狂地冲向城墙。 驻守在云阳县里的,正是高家村入川远征军的总指挥官程旭,他手下四个“大”将,趴地兔、郑狗、高初五、郑大牛都分别率领一千人,散到周边各个县城里去了。 程旭也只率领了一千人,坐镇在云阳。 流寇们探明云阳县城里只有一千民团驻守,但大着胆子攻了过来,然后就踢中了程旭这块铁板。 一名民团士兵瞄准外面的流寇,“砰”地开了一枪,一个流寇应声而倒,那民团士兵马一拉枪栓,枪膛里的机括动了一下,倾斜着推动,枪膛里残留着的火药残渣和燃烧不完全的纸屑,被推了出来,接着弹簧新一枚新的子弹推进膛里…… 士兵再次瞄准外面,一扣扳机……没扣动! “啊,纸包弹的残渣又卡住枪膛了。” 士兵大叫。 旁边的小排长怒骂道:“训练时不是有应急预案吗?枪卡住了你他娘的不会退下去赶紧处理?在这里吼什么?” 士兵乖乖挨了排长的骂,向后退出老远,用熟练的速度将枪膛打开,解决卡住的问题。 而他旁边的队友,则迅速地填上了他离开之后的空位。 栓动步枪加纸包弹,卡壳的概率还真不小。 但是,只要有几百把枪没卡,那火力也恐怖得可以横扫冷兵器的部队了。 城外的流寇被打得落花流水,根本无法靠近云阳县那低矮的城墙,在留下一大堆尸体之后,狼狈不堪地退回了山里。 程旭用半秒钟考虑了一下要不要追进山里去打,结果是:不对! 一千人搜个屁的山啊,丢里蜀山里,一千人连个泡都冒不起来。 他回过头来,看了看城里的情况,眉头不禁深深皱起。 云阳县城里全是难民,人头挤着人头,或坐或蹲,挤满了每一个街头巷角。 这年头的城池都很小,尤其是县城,一边城墙往往也就两里长,平时倒也不嫌拥挤。因为老百姓们要种田,必然是散布在农村中,不会都跑来县城打挤。 但流寇一闹,把老百姓都往县城赶,这小小县城哪里容得下? 人头一多,县城粮价飞涨…… 程旭除了伸长了脖子等着后勤队来之外,毫无任何办法。 “程旭,去江边,后勤队到了。” 他胸前的天尊刺绣突然开口说话了。 程旭大喜:“来了!” 天尊亲自来通知,那当然不会假。他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了云阳县城的南城门上,城门正对着滚滚江水,江上一大片小货船,正对着县城驶过来。 程旭大喜:“后勤队终于跑通了航线了。” 民团立即在城中叫唤起来:“聘用一批码头搬运工,负责搬运粮食,工钱丰厚,有力气的速来哦。” 难民们正愁没活计呢,这一下活计来了,大群难民蜂拥而至…… 不一会儿,大量的物资开始搬运上岸来。 民团战士们终于可以开始施粥救民了。 第1102章 一句都不敢信 开县。 开县宣抚使冉可,正用古怪的表情看着眼前的趴地兔。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冉可已经确定了一件事,就是眼前这个家伙的战斗力很强,他手下那群火铳兵简直可称恐怖,流寇根本冲不过来。 而且,这群火铳兵的兵法素养也不差。 将防守城池的各种漏洞堵得死死的,外面的流寇几次想玩阴的,都被这群火铳兵防患于未然,没有给他们任何机会。 有这个人在,开县可谓稳如泰山。 但是…… 那群火铳兵虽然厉害,这个做武将的却喜欢吹牛逗,说话夸大其词,没两句正常能听的话。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武将这么废物,兵也应该能弱才对,但这句话在趴地兔率领的这只军队上,居然没能应验,真是奇了个怪了。 冉可的脑袋有点小痛:看!他现在又开始吹了。 趴地兔丝毫没有查觉得对方眼神的异样,还在一脸得意地侃侃而谈:“冉将军,不是我吹,我们的新式粮食,土豆、玉米、红薯这三样东西,再加上化肥,只要引进到你们的山寨,我保证你们开县土家族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冉可很想来一句:信你才怪。 但出于一个成熟的社会人的基本社会能力,他还是尽量保持着微笑,假装相信了趴地兔的话:“哇,这几种新农作物这么厉害,我一定要试试。” 心里补充一句:名字都没听过的怪东西,只怕很难吃吧?能不能丰收也是个未知数,我才不相信你。 趴地兔继续吹道:“用不了多久,我的后勤队就会到了,到时候各种好吃的东西,好衣服,全都给你们安排上,你们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