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第98节  (第1/2页)
    不只是布朗农庄,整个清泉市周边一带,几乎所有种地的幸存者聚居地都是如此。    “你开个价吧!”    “我们只带了300公斤过来,你给我个有诚意的价格,我们日后还可以合作。”    一亩地大概需要几十斤左右的有机肥,这个根据作物、土壤情况、肥料种类、预期收获的不同无法一概而论。    从战前地图上看,整个农庄的面积倒是不大,顶天了能凑出80~100亩的耕地面积,相当于7~9个标准操场。    当然,也不排除他们在搞立体农业、室内种植,毕竟类似的技术在战前倒是不算罕见。    楚光猜不到他们的需求,干脆让他们自己报价。    刘正月犹豫片刻后,试探着说道。    “300公斤……2吨青麦如何?”    听到这个数字,楚光在心中不禁感慨。    得亏自己这边没先开口。    他在地球那边的网上查到的批发价比例差不多是1:5的样子,他的心理预期差不多在1:6~7左右。    现在看来,平行世界的物价可以说完全没有参考价值了。    楚光看着他,说道。    “最低5吨。”    “5吨?!这不可能,”刘正月惊呼道,“我们一亩地的产量也才500斤青麦而已。”    “那是因为你们没用上我们的肥料,从明年开始就是1000斤了。”    这变异作物的产量不行啊……    话说要是能弄到战前种子库就好了。    对标小麦的话,平行世界的地球一亩地产量少说也有个600斤,高的上千斤不是问题,上万斤那肯定是吹牛逼。    楚光心中寻思着,自己这避难所也就算了,那些正常的避难所里总该会有点种子库存吧?    也不知道是因为距离问题,还是因为气候原因,导致战前作物在废土上没有流行起来。    还是说,只是这一带没有?    “你在做梦吗?亩产一千斤?”刘正月眼睛瞪得老大,摇头说道,“朋友,如果你们真的有诚意,3吨……这是我能接受的底线。我们有稳定的供应商大量供货,你以为你们的鸟粪石是不可替代的吗?”    “但它肯定是性价比最高的,而且我不觉得他们大老远运过来,会便宜卖给你,”楚光看着他说道,“1公斤换12公斤谷物,看在今年冬天来得早的份上,这是我最大的让步。”    “明年我们也会大量供应这玩意儿,如果你接受不了这个价格,我宁可原路返回,卖给路过的行商。”    菱湖边的鸟粪石零星分布在南侧浅滩,并一直延伸到东侧,储量不算丰富,但绝对不少,花点时间和人力就能挖到。    楚光不知道这些幸存者们为什么没发现那片风水宝地,但无论如何现在那里是属于他的领地。    刘正月的心中一阵犹豫,最终还是点了下头。    “行,你最好没有骗我……明年春季,我们需要3吨鸟粪石,播种的季节会用到。你们在哪?清泉市还是周边?如果不远,我们可以上门取货。”    “没那个必要,等这个冬天过去,我们自然会送货上门。”    楚光微笑着伸出了右手。    “那就祝我们合作愉快咯。”    虽然脸上肉痛,但刘正月还是挤出笑容,握住了他伸来的手。    “……合作愉快。”    第74章 凛冬前的丰收    “3吨鸟粪石……按照每亩平均用量30斤算,实际耕地面积肯定不止百亩,比预想中的大出不少啊。”    返程的途中,楚光一边思忖,一边用笔在小本本上写着。    “看来我的推测是正确的,他们应该应用了一部分无土栽培技术,并且这部分产能占到了总产能的15%~30%……甚至更多。”    布朗农庄自己会制作一部分粪肥,以及从其他商人那里购买一点,实际耕地面积恐怕比自己想象的更大。    在穿越之前,楚光听说过一种管道式无土栽培技术,能够最大化利用空间、水资源,只要肥力足够,一亩地当成十亩地用。    这个世界的战前时代,似乎也有类似的技术,并且将空间利用发挥到了极致,不计能源成本的发展出了自动播种、培育、催熟、收割、流水线运输、包装配送一体化的“摩天大楼”,还真能做到亩产万万斤不止。    其名为数控种植塔,算是工业化种植技术的究极体。    非常的赛博朋克。    布朗农庄的能源肯定没那么奢侈,但既然能够用一部分电去换粮,想来电力资源应该是不太紧缺的。    再加上他们少说也种了有一个世纪的田了,多少会继承下来一部分的技术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