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1/1页)
    但再想到祁家农具铺子掌柜甲泉那些什么秦州码头守则,心里好像又有底了。    如果真的那样做,其实对他们这些过往的客商来说非常好。    这已经足够让一大部分客商停下脚步。    就在剩下一部分客商犹豫的时候,他们发现最先跟秦州做交易的两艘岭南船只,在重新修缮他们的商船。    这次修缮的目的,只有一个。    要把商船所有防水都做好,不能漏一丝一毫的雨。    装不同的货物,自然有不同的要求。    大多货物都怕潮湿,做防水很正常,但精细到这种地步,基本都是装纸制品的。    难道秦州需要大量的纸张?    疑问刚出,就听到码头上有人在喊:快!纸张联合工坊又拉来一批新货!这次一定要买到!    纸张联合工坊?    那是什么东西。    疑惑的时候,已经有人蜂拥到秦州卖货的摊位上,刚想挤作一团,就有官差出来维持秩序。    排队!必须排队!如果有人插队,那半个月不能买这里的商品!    来这的人显然知道此事,赶紧按照顺序排队,心里还焦急得很:这次一定要买到,你们不知道,那纸张我们老爷都说好。    岭南人已经把纸张卖到江南了,说是被江南富商包圆,要不是路上弄湿不少,听说还能挣更多钱。    谁说不是呢,秦州什么风水宝地,这里的竹子造纸竟然比什么百年传承的老店做的还要好。    来凑热闹的路人听的目瞪口呆。    怎么可能!    要说天下纸张,北纸横纹,质松而厚,南纸竖纹,光如白玉,皆是上品。    两者争论多年,都说自己纸最好,北不服南,南不服北。    现在让南方文人也爱的纸张?    怎么可能啊。    秦州这种地方,还真的有这种好东西?    话是这么说,人还是老老实实排队。    这从旧都洛阳来五个中原客商也排起队。    别管买的是什么,买就对了。    反正这么多人都在排。    只是排到他们的时候,摊位后面记账的人道:只剩白纸五百,多的没有了。    白纸五百,这够什么。    排队的五个人只好道:那文兄你买吧,反正你排在头一个。    被称为文兄的点头,大家也算谦让,毕竟纸张而已,哪里都有的卖。    谁料这话一说,周围人道:你们倒是亲如兄弟,这样的好货物都舍得让。    这有什么不舍得啊。    五人嗤笑,只是文兄付过钱,小厮取了货物,这才发觉不对劲。    小厮也是见过不少好货,看着手里的白纸,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色白如绫,坚韧如帛,怎么可能!文兄忍不住道,这样好的纸张,怎么可能。    是不是好纸,一看,一摸,心里就有数了。    文兄自中原来,自幼读书识字,经商理财。    这样好的纸卖出什么价格,他太明白了!    不对劲,这里为什么只收他两文钱一张?!    刚刚还在高风亮节的其他四个人也不干了。    早知道这么好的东西,就该他们一人一百张!    便是不卖出去,送人也是行的。    什么叫奇货可居,这就是奇货可居!!!    纪岱看着又一群人因为买纸张产生争执,忍不住扶额。    好在附近捕快早就习惯这样的事,迅速把他们分开,并道:这纸张联合工坊五天出一次纸,你们要是愿意,可以再等,五天后还能买到。    五天?!    竟然还要五天?!    等吗?    肯定等。    这么好的东西,谁不买谁是傻子。    终于知道,大家为什么不说到秦州干嘛了。    原来这里还有那么好的东西。    而隔壁的摊位,农具摊位也摆上了。    我们秦州的农具,也是一流哦,欲购从速!    旁的不说,就这两样东西,便会给秦州带来源源不断的商人。    纪岱则给赵月的回复也多了些字,大意是要提高纸张的产量,因为现在只是开始。    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秦州的纸张有多好,只怕秦州的门槛都要被踏破。    这不是夸张,而是秦州的纸张制作,确实领先承凌国。    纪岱再看向农具摊位。    现在的农具制作已经规范化,很多木工活还可以带到自己家里做,做完了送到工坊里面组装。    第二官学的很多学生,也会靠着做农具挣些银钱。    这两样东西,绝对会成为秦州的招牌。    秦州跟去年比,已经截然不同了。    益州也被他彻底收服。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